请记住我们的唯一域名:www.cqfjly.com 重庆奉节旅游 每个字第一字母 小圆点 . 字母com
一 重庆人的"动物"祖宗
重庆简称"巴"。"巴"经历了图腾名、民族名、国家名、地域名4个阶段,现在所说的"巴",一般笼统涵盖四者,加以限制的除外。在巴渝大地,四者均有。"巴"的四义,以图腾名为基础。然"巴"指称图腾,又有蛇和虎之分。其中蛇巴早在新石器中期即从大巴山麓来到重庆大地,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一支兴盛的文化。在新石器晚期,又从蛇巴中分出一支,以白虎作为图腾,是为虎巴。这支虎巴族于春秋晚期,将巴都移建重庆,与蜀分庭抗礼。从此,四川盆地有了"巴蜀"、"巴山蜀水"之名。此处所说的"重庆人",狭义指巴人后裔;广义指今天生活在巴山渝水而又被巴风巴俗同化的所有重庆人--"入乡随俗",不管你的根在何方,来到重庆不被"巴"化,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里所说的"动物",就是指巴人的两大图腾:蛇和虎。当今,五彩缤纷的重庆文化就构筑在这两大图腾上。要认识重庆文化,要开启重庆文化宝库的大门,钥匙就是巴图腾。
(一)蛇 巴
1.蛇巴由来
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蛇巴属西部古羌族的后裔,从甘、青高原沿大巴山一路下来;二是蛇巴就是峡江地区旧石器时代智人演化而来。后者很少有人言及,主要说说前者。
战国时期的重庆人称为巴人,应当包括蛇巴和虎巴同宗共祖但风俗有异的两支。两支都以伏羲、女娲为共祖,但蛇巴以蛇为图腾,虎巴以白虎为图腾。在白虎巴人还未君临这块土地之前,蛇巴早已人丁兴旺。
"图腾"(totem)一词,是我国借用于北美印第安人的奥李布瓦语,意为"他的亲属"。旧石器中期,氏族社会的人们选择自认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动、植物或其他东西,作为该氏族的图腾,全氏族的人都成为图腾物的亲人。比方,今天的华夏族自称"龙的传人"--即"龙的子孙",华夏族与"龙"同血缘,"龙"就是华夏族的总图腾。原始人曾先后产生三种图腾含义,"他的亲属"。即"图腾便是血缘亲属"是最先产生的观念;后起二义分别是:图腾是祖先,图腾是保护神。最初,原始人把图腾认作血缘亲属,用"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等亲属称谓来称呼,把自己扮成图腾模样,并把他作为群体的标志。后来,原始人开始寻找自己的来源,很自然地把图腾视为群体的祖先,以为群体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的。随着人类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原始人认识到人和兽之间有一道沟,不再认为图腾能生人,不再相信族群源于图腾。但图腾祖先观念在原始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于是,在图腾
祖先观念基础上产生保护神观念①。同时,"图腾"又与"图腾崇拜"靠近,即凡被视作图腾物的,均受到该氏族的顶礼膜拜。由此可知,在以蛇为图腾的巴人观念中,"蛇"是"我的亲人"、"我的父母"、"我的祖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祖宗"、"我的保护神",并崇敬蛇。这些观念,基本完整地保存在本市世俗民间,成为重庆最重要的基层文化之一。
蛇巴大约是在五六千年前人居巴渝的。《山海经》说:"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有学者指出,太吴伏羲氏乃甘肃、青海一带古羌人部落的一支。《海内经》又说:"有巴遂山,绳水出焉。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山海经》有意将巴遂山置于巴人之后,显然与巴人有密切关联。"巴遂"即"巴蛇"的转音。绳水即金沙江,发源于青海巴颜喀喇山,那么,巴颜喀喇山或即古代的巴遂山。那里七八千年前气候温暖,曾是大蛇、大象分布之地,巴遂山当因产巴蛇而得名,晋代学者谓黑蛇"即巴蛇也"可证。这一带是古羌人的发祥地。巴遂山就是后来的巴颜喀喇山,是七八千年前巴人的祖庭,巴人的图腾就是黑蛇,今巴渝才言谓之乌梢蛇;也有人说是一种黑色的蟒。
这一支巴人随着太吴氏部落集团,循岷山山脉北麓逐渐东迁,约当唐虞时已分布于汉水上游、大巴山南北麓。《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说文》:"巴,虫也。或日食像蛇。"这个以蛇为图腾的巴国,就是汉水上游的巴。而且,《说文》中的"食像蛇"的"巴",与《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黑蛇,青首,食象"的"巴",都有一个共同来源,就是《山海经.海内经》中的"有黑蛇,青首,食象"的"巴遂(蛇)",这个巴在汉中一带,此地至今仍产大蛇。《战国策·燕策》载苏代对燕昭王说,秦如伐楚,"以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史记·苏秦列传》文略同,《史记索隐》载:"巴,水名,与汉水相近。"夏水即汉水,五渚即洞庭湖。秦伐楚,水军从巴水出发,这条巴水即《水经注·河水注》之"巴溪",导源于终南山南麓,南流入汉水。童书业先生认为这"是古巴国在汉水流域的明证。按今川陕间有大巴山脉,并有巴水,当为古巴族活动之地;川陕之间皆为巴族的根据地,似可假定"。《水经注·沔水》载南郑县南有巴岭山,巴山为漾水之源。汉中盆地南、北都有巴水、巴溪、巴岭山、巴山等地名。梁武帝大同年间,于巴岭侧立东巴州,治木马县,即今陕西西乡县南木马城。南与镇巴县接界有巴山林。而镇巴县东有巴庙,祀巴蛇神,或日巴王神;南临巴庙河。宁强县南有巴山,即平利县与重庆城口县交界的大巴山。
巴人所分布的汉中盆地及大巴山南北麓,均产大蛇。《山海经·中山经》:"高梁之山(今四川剑门山)......又东四百里日蛇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独狼。"郭璞(晋)和郝懿行(清)都说:"池"音"巴"。蛇山即大巴山,所产之狼叫巴狼②。《水经济》卷20:"漾水......适神蛇戍西,左右山溪多五色蛇,性驯良,不为物毒。"此"不为物毒"的"神蛇"固然是巴人图腾之一种,但同在古代羌人活动的区域内,同在陕西,至今确实有这种善良的蛇。下边是一则新闻:
"在陕西贫困山区麟游县有几个自然村的村民,习惯用一种令人惊讶的消暑法--缠蛇和枕蛇。这里山大沟深,蛇特别多,且一般无毒,不轻易伤害人。山民们从不打蛇杀蛇,与蛇友好相处。在盛夏正午,山民总要往身上缠上少则几条,多则十几条冰凉的蛇,这样浑身酥凉,热气顿消。中午睡觉时,山民们干脆盘上一两条大蛇作枕头用。这一奇异的生活习俗虽已在此流传多年,但一直不能被外人所接受和理解。外乡的闺女一般都不敢落嫁这里。因为害怕与蛇为伍。外地的干部也大多不敢来这里视察和蹲点。宝鸡市曾有一干部在夏季下乡来到此地,山民见干部脸上热汗涔涔,立即捉来几条蛇要给干部清热消暑,以示友好之意,可干部见状吓得拔腿就跑......"③
"神蛇"的客观存在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巴人蛇崇拜的客观存在。据曹学俭《蜀中名胜记》:"通江县有蛇洞,在县北四百里南坝寺,唐建也。每岁端阳前后,有蛇自柱础出,沿阶满室,大小颜色非一种,然不为害。昔人传云三千四千尾,不可数也。应巴蛇洞。"再次证实巴人的蛇图腾确实是无毒蛇,这类蛇普遍存在于大巴山区。知名重庆学者邓少琴先生也指出:大巴山为川陕两界山,或以巴岭山称之,山南山北,有神蛇戍、巴蛇洞以名其地者,应当说今之大巴山即古称之蛇山。凡此区域之中,即古代巴人活动之地。
①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版第12页.
②何光岳:《南蛮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11,版第397~399页.
③《村民消暑有妙法,大蛇缠身当空调》,1998.8.10,《重庆日报》.
凡在大巴山北山南,均以巴称。巴应即蛇之称也①。上引诸家之说中,巴人到达大巴山的时间定在唐虞之世似乎晚了一点。
据2000年1月初新华社的一则电讯:1999年9月至l0月,考古学界在四川宣汉县普光乡罗家坝遗址发掘出4500年前的古代巴人文物,"大量的陶豆、大日尊、尖底盏以及捕鱼用的网坠等陶器,经专家考证,这批龙山遗物从造型、质地、装饰纹上判定,为典型的巴文化遗物......此前专家们普遍认为巴文化起源与湘西地区土家族有关,但此次发现的巴文化遗迹已远远早于湘西等地的巴文化遗迹。专家据此推断,巴文化的根源在四川及三峡地区"②。按当今出土文物等证实,白虎之巴根在今湖北清江流域,约在4000年前产生(约在春秋晚期人渝),此前500多年的巴当然是蛇巴。也就是说,巴人在黄帝时期早已来到盆地东部,当然也迈人了巴渝门槛。这比上引推论至少提前了三四百年左右。
仅从上引电讯简约报道的几种代表器物陶豆、大口尊和尖底盏来看,与同期巴渝本土哨棚嘴文化的陶器相似之处颇多,如哨棚嘴文化命名地忠县忠州镇红花村的哨棚嘴遗址,其第4层以尖底杯、尖底盏为代表,第5层以小平底罐、高柄豆为代表。这些器物,又与同期以川西平原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大致相同③。又如万州苏和坪遗址(属哨棚嘴文化)的常见器物有大口缸等④。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与重庆市哨棚嘴文化相比较,两者都有陶豆、尖底盏;前者有大口尊,但后者有大口缸,新石器时期尊、缸造型颇似:尊基本造型为圆形、敞口、深腹、平底,缸的基本造型为圆形、敞口、深腹、平底或圜底,圈足。由此,不难看出宣汉罗家坝遗址与重庆哨棚嘴文化的趋同性。专家们既然断定罗家坝遗物为典型的巴文化遗物,则哨棚嘴文化也不当例外。所以,两者都是蛇巴创造。
再从哨棚嘴文化器物典型纹饰菱格看⑤,它直接出自蛇图腾:菱格纹是蛇皮花纹的图案化。同样证明哨棚嘴文化可能属于蛇巴。那么,蛇巴四五千年前可能已经取得巴渝户籍。
若以菱格纹为蛇巴标识,还可上推至大溪文化。大溪文化的纹饰除菱格纹外,尚有波浪、三角形等⑥,与菱格纹象征意义相同:波浪纹是蛇爬行状态的简化,三角形纹来源于五步蛇(别名百步蛇、靳蛇......)的斑纹⑦。
这里,我们用以比照的纹饰是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到秦汉之际的古越族几何印纹陶纹饰,这种纹饰从江南到闽越,均可见到。上下几千年,纵横数千里,是一种超稳定的文化象征。从其产生的时间看,与哨棚嘴文化差不多。古越文化与巴蜀文化同属南方区系,同样的象征应有相似的文化内涵。再从全国看,新石器时期的菱格纹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古遗址,最早的出现于8000年前新石器早期的浙江跨湖桥遗址。我们认为,以菱形纹为代表的蛇纹,与华夏人文初祖伏羲、女娲有关。无论黄河、长江,中华民族多尊二人为老祖父、老祖母。在中国大地,出土不少汉代前后的画相石,"伏羲女娲蛇身人首连体交尾"是画相石上常见主题。因此,菱格纹等典型蛇纹饰当是华夏民族对老祖宗的永不磨灭的记忆。
从大溪文化、哨棚嘴文化以来,巴渝先民顶礼膜拜菱格蛇纹,到汉代登峰造极:重庆数
①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l983.6,版第56页.
②(四川考古最新发现,巴文化起源说被改写),2000.114,《重庆日报》.
③(萤孙华、赵化城:《忠县甘井口遗址群发掘获重要成果》,l999.3.24,《中国文物报》.
④袁东山、彭学斌:《万州苏和坪遗址考古发现独特的古代文化》,2002.5.24,《中国文物报》.
⑤ 陈文华:《几何印纹陶与古越族的蛇图腾崇拜--谈几何印纹陶纹饰的起源》.《考古与文物》l981,第2期.
⑥ 白九江:《大溪文化及其彩陶》,《重庆日报》l998.5.25.
⑦蒋乐平等:《浙江发现早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2002.2.1,《中国文物实佐证:綦江棕编民间工艺是巴国魂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叼巴渝老百姓敬宗教祖,"蛇"祖宗代代相传,历六千年而不衰!
十区县,出土的汉代砖室墓无不在砖上突出菱格纹;出土的汉代石棺无不在石棺上雕刻"伏羲女娲蛇身人首连体交尾"图案,璧山今存十多口这样的石棺,其中两具不但图饰精美,而且异于别处,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咱们重庆市如此级别的国宝屈指可数!菱格纹至今还活在民间:
"当今巴渝綦江棕编民间工艺表现手法有:菱形纹、云纹、扇形纹、辐射纹、斜形二方连续涡纹、团花装饰纹等。1987年文物普查中发现东汉崖墓装饰浅刻浮雕,同綦江棕编民间工艺一样,确重庆本土,不止在一个史前遗址发现哨棚嘴文化直接叠压在大溪文化之上,最典型的就是巫山县大溪遗址①。这有两种证明:一是哨棚嘴文化受大溪文化影响,哨棚嘴菱格纹来自大溪文化:大溪文化在此生存700年(6000年前-5300年前),它不可能孤花自赏。在忠县哨棚嘴遗址,还找到并存的大溪文化特征②。而此前的观点是:大溪文化未越过夔门以西。二是,大溪文化的菱格纹还有可能径从先于大溪人的本地蛇巴族那儿学来,哨棚的蛇巴特征压根儿就是嫡传。不管属于哪种情况,都不可否认大溪文化与哨棚嘴文化与蛇巴有血缘关系。由此可以推定:在四五千年前的哨棚嘴文化时期,或者在五六千年前的大溪文化时期,蛇巴族已经成为渝市核心先民之一。
此前的学者早已发现,比如顾铁符先生认为,大溪文化不排除是巴人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③。欧州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巴人源于新石器时的大溪人④。前不久,有人考证:半个世纪以来,地下出土的古人类学资料表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人类起源、发展和现代智人形成的重要地区。先秦时期的南方地区居民大致可分为三个种系类型:古华南类型、古中原类型和峡江地区类型,峡江地区类型或许与巴人的起源有关⑤。按此,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巴人(蛇巴)与峡江亲密依偎,大溪文化至少融入了巴人成分。
凡此种种,蛇巴可能是最重要的巴渝先祖之一,在重庆大地的历史可能有五六千年之久。
除蛇巴之外,巴渝大地还有一支巫人也以蛇为图腾。巫人乃炎帝灵恝之后,一说为伏羲氏之后--若从此,他们也可能是蛇巴一支。《衡湘稽古》说:"《国纪》曰:巫咸国,夔之巫山,巫咸率十巫居之。《山海经》所云群巫所上下也。"周代初年,巫咸国的一支南迁来重庆的巫山、巫溪、巫峡一带,楚国特地设置巫郡,秦朝专置巫县。巫人崇拜蛇,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如《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右手操青蛇,左手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以上下也。"透过其神话面纱,我们看到的正是古代的群巫之长巫咸或其国人,右手拿着青蛇形的巫具(蛇图腾),左手拿着赤蛇形的巫具(蛇图腾),在登葆山作法的情形。群巫之所以凭此蛇形法具能上达于天,下富于地,民族学和文献学资料告诉我们,无边法力来自于"蛇"--那正是一些巫人的祖先、保护神,亦即图腾。所以,巫山巫人中也可能敬蛇、拜蛇。
五六千年的蛇祖文化深厚积淀,铸就了巴渝"蛇"俗玄意氤氲。
2.蛇俗
(1)蛇祖宗
重庆农村代代相传,每家每户宅内应该有蛇,无则凶。一旦家中有蛇,不胜欣喜:"老祖宗回来看我们来了!"
①曾方煜:《綦江棕编民间工艺》,《西南信息报》》1992.3.8.
②刘涛、罗川峰:《找到大溪叠压层》,《重庆晚报))2001.1.10,又《大溪遗址考古新发现,提出研究新课题》,《重庆晚报》2001.1.17.
③王伟等:《哨棚嘴遗址凸现大溪文化特征》,《重庆晚报))2002.10.23.(鸯顾铁符:《楚国民族述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10,版第ll8.
④伊茨著,冯思刚译:《东亚南部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l981.
⑤朱泓:《中国南方地区的古代种族》.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这兆示着地下的列祖列宗还在发挥余热,为子孙们站岗放哨,保驾护航。倘若谁家经年累月无蛇影,全家人反而惴惴不安,担心大祸临头:"天啦,怎么把我们给忘了呢?难道是得罪了老先人!"不过,人们对屋里的蛇总是敬之而又畏之,于是又出现了下面一幕:蛇类大约知道,爬进农家后身价非同寻常,便盘成一堆,伸头吐信,对主人家的敬畏熟视无睹;主人哩,焚香化帛,叩头敬礼:"先人,看到你老人家了,请回吧!""先人"或是纹丝不动,或是盘桓留念。"老祖宗,别怪我们不客气了!"主人只好动武了,或用小桠轻轻驱赶,或轻轻挟持至外。因此,蛇在外面才是蛇,一进人屋内就成为"家神",即"老祖宗"。
我们在农村采风时,听到不少蛇祖宗传说--
今垫江县一带,在家里发现的蛇多半是青蛇,我们叫它"乌梢棒"。祖辈相传,乌梢蛇出现在家里,是这家人已逝去的祖先化成蛇回来看望其后代,若打了它不但对祖宗不敬,而且会惹祸事。如果在家里发现的是花蛇(也叫菜花蛇),便可以打,因为花蛇不是祖先们的化身。
这与《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巴人的初始图腾"(有)黑蛇,青首......"没有两样。
盆地东部,巴蛇故地,杨姓人家,主妇告诉我们:公公(丈夫之父)临终前嘱言:"孙儿孙女拿回来的东西,要先供我。不然,我要变蛇来吓你们!"至今,每次吃好东西,必先供神案。公公临死那天晚上,吃了两大碗四季豆饭;稀饭煮好,又吃一碗,搁下碗,轻轻说:"我要走了。"一会儿,他真的"走"了。我们很忙,逢年过节,晚上才到坟前给老人家烧纸钱(冥币)。第一次去坟上就发现一条红蛇,烧完纸钱祷告:"爸爸,白天太忙,只好晚上来看你,我们走了,你也该休息了!"红蛇绕供品一周,钻进墓里。有一年,三儿去拿高考通知书,一条红蛇在大门内盘成一堆,我们全家赶忙焚香化帛,说:"你快走吧,爸,不要吓我们了!"一会儿再看,蛇已不知去向。门外传来脚步声,小儿子挪进门内,手拿成绩单,泪眼汪汪:"妈,我没考上。"啊,老先人(蛇)是为这个来的!
杨姓主妇所说的红蛇祖宗,与上举《山海经·海外西经》所载巴渝巫人"左手赤蛇"。即以赤蛇为图腾,应属一个类型。
巫山县长江边上,崔姓农家告诉:1999年,三峡移民搬迁,迁坟时,在曾祖父的遗骨下有一条蜷成一团的粉红色小蛇,以前从未见过。我们把祖先遗骨包好,有人建议,这蛇是祖先变的,应该一块儿移走,可是,实在没办法,只好将蛇就地掩埋。结果,就在这一年,三爸出车祸,爷爷患胃癌去世(以前没有任何症状)。观花婆说:这是触犯了祖先,也就是那条小红蛇。又是红蛇祖先!下边是一则本市新闻,题为《奉节一农民愚昧无知,菜花蛇成了人祖宗》:
"(2001年)5月18下午,奉节县新政乡农民肖某带着3岁的儿子,提着香灶、钱纸、鞭炮去自家祖坟尽孝心。当肖骑在坟头将鞭炮点响时,其小儿子也'哇'的一声在下面大哭起来。肖寻声看去,只见一条又粗又大的菜花蛇死死咬住3岁儿子的小腿。正在干活的人也闻讯起赶来,并准备将蛇打死,肖却阻止说:'不能打,因为菜花蛇是肖家老辈子(按:祖先)的现身'。随后,肖便轻脚轻手地用树枝很费了一番周折才将蛇赶走。肖解释说:"儿子被蛇咬伤,主要是他没给老辈子磕头,加上自己又骑在坟头上放鞭炮,惹老辈子生气了。"①
以上发生在渝市的真人真事,共同点是把蛇当成老祖宗。不同点在于,有专认乌梢蛇或赤蛇的,与上引古文献记载如出一辙;有泛化为凡蛇皆祖宗的,如敬菜花蛇者。这说明,古老的伏羲女娲族团异常庞大,支系众多,各以不同的蛇为图腾。结合文献、民俗,伏羲族团的中坚便是最先以黑蛇为图腾者,其余当是"蛇"族人口增殖后的分支图腾。至于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的让人匪夷所思,甚至荒诞不经的蛇新闻,不过是蛇祖宗观念溶化进蛇巴后裔的血液里、铭刻在蛇巴子孙灵魂深处后的对崇蛇习俗的神化解读,其间免不了纠缠着现实世界无
①杨凌:《奉节一农民愚昧无知,菜花蛇成了人祖宗》,《重庆青年报》。
数偶然、必然、巧合交织一团、说不清道不明的事象。也就是说,"蛇"裔神话世界的"合理",未必能与"蛇"外世界的科学、理智接轨。
蛇既然成为祖宗,便可理直气壮地登上祖宗牌位--在今巴南区有的地方,祖宗牌位就被一条绘画的大蛇取代。并有《蛇祖》故事道其由来:
"有个姓雷的,外号叫雷万石(dan),有人问他说:"雷老爷,你恁个发财,通槽(两山之间的地带)的土地都是你的,你家神(祖宗牌位)上头,啷个(怎么)赵公明都不供,偏偏去画根蛇来供起呢?'这个雷万石,就摆了个龙门阵(故事),是恁个(这样)的。"在很早很早以前,不晓得是雷家哪一代祖先,有个当家人(家长),不管春夏秋冬,天天都要洗冷水澡,他不在河头洗,是在一个山洞里。这个洞子头,有一股冬暖夏凉的浸水,一年四季都在流,在浸水的出口处,有一个水凼凼,就是他洗澡的地方,他洗澡不要哪个去看,就是他堂客(妻子)想去都不准。他堂客哎,觉得很稀奇:"为啥子(为什么)不准看口山?连两口子都不能晓得嘛?"
"有一天,她晓得当家人(丈夫)又要去洗澡,男人前头走,她跟在后头打吊线(盯梢)。哎呀!走拢看呢,吓得她三魂少了两魂。啷个(怎么)的呢?哪里还有个人哕,那凼凼头是一盘蛇。哼,那晓得从恁个过后,那个当家人就得病,很快就死了。
"后来,他堂客想到起很打失悔(后悔):哎呀!我才不该哟,我才不该去偷看哟,害得我现在守寡哦,天啦!常言说:少是夫妻老是伴,哈儿(一会儿)不见惊叫唤(大声叫喊),现在不是哈儿不见哟,是再也见不到了哟。哦,这堂客就巴心巴肠的怄,三怄两不怄,怄伤肝肝,就得了毛病。在病中,她把这个事情给她的儿女摆(讲),要他们画根蛇来供起。她看到蛇相供起了,两只眼一闭,就死了。
"从这以后,她的子子孙孙,都兴把蛇当成祖先来供起。"这个故事的采录人李子硕先生和罗桂英女士附记:
"据讲述人(杨仲良)一再声称,该故事所讲的供蛇祖,确有其人,实有其事,故事中提到的雷家,就在讲述者的家乡双河口一带。在普查中我们发现该故事曾在木洞至双河地区广为流传。在马家乡、木洞镇,我们均采录到《雷二老爷是根蛇》的故事。与本篇相比,其人物、情节相同,不同的是年代拉后了,洗澡是在房子里,偷看的妻子被当场吓死了。蛇梭出房来被其他人打伤了尾巴,待二老爷恢复原形后,他已跛了腿。"①
祖宗牌位供蛇应有其事。《蛇祖》故事只是曲为之说罢了。但是,故事主人姓雷,已经泄露他是蛇巴后裔。早在周代成书的《山海经·海内东经》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龙身而人头"就是"蛇身而人头",就是伏羲"蛇身人首"的翻版。所以,此雷姓便是蛇巴后裔。
(2)蛇抱蛋
在翠竹四合的打谷场上画圆,内摆三颗小石子,使呈一三角形,一人匍匐其上,手脚着地,竭尽全力,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保卫这些随意捡来的顽石。而四周的人们,总是绞尽脑汁,伺隙偷、抢它们。每当他们的手伸向圆圈,护石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一只脚向他蹬去。当然,出脚凶猛的一击,点到为止,不会当真的。若被击中,偷石者便为输家,心甘情愿接受"处罚",与护石者互换角色,重新玩儿下去。如果石子儿被偷、抢成功,而护石者自认倒霉,继续原来的行当。稍稍复杂一点儿的,圆圈内画三个小三角形,使呈一个大等边三角形之状,小石子儿置放在小三角形内。玩法与前者相同。这就是20世纪50年代重庆近郊的"蛇抱(保)蛋"游戏。
①彭贵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重庆市巴县卷》(内部资料),1989.5,第81~82面
当年,不但青少年如痴如醉的玩这游戏,成年人也乐此不疲。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庆主城区如沙坪坝、渝中区、江北区也玩这游戏,玩法相似。远郊县比如云阳县至今仍盛行,只在惩罚输方时略异:胜者拖着输方一只脚行走,俗谓"抱死狗"。重庆还有的地方,用"打雷"(对着耳朵大声呼叫"咚咚咚")、"吹风"(吹其头发)、"下雨"(吐唾液)处戒输方,与四川南充等地完全相同。
本市土家族也玩这游戏,3人以上参加,用鸡蛋大小的石块儿5-8块作蛋。抱蛋者的四肢触到捡"蛋"的人时,此人便自动退出。玩时,抱蛋者四肢撑在地下,将蛋放在四肢撑起的腹下,称为"抱蛋"。其余参加者千方百计去捡抱蛋者抱着的"蛋"。抱蛋者的"蛋"被捡完为输;抱蛋者为保住"蛋"而用四肢将捡"蛋"者触完为胜。
巴蜀为同一文化区,民俗有一致性,"蛇抱蛋"的游戏在四川I广为流行,玩法大同小异,比如南充等地。连远在四川西藏区的金川县等地也钟爱这个游戏,《金川县志》载其玩法与渝市无异。"蛇抱蛋"也是"蛇祖"观念的再现:它演绎"蛇"祖宗生育、保护"蛇"子孙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民间文化中,圆圈、三角形可代表女根,其中的小石子儿表示蛇蛋,匍匐其上的人便是母系社会时期祖宗的化身--她正伏身蛋上并孵化后代,对输者施以"打雷"、"吹风"、"下雨"、"拖死狗"等处罚,包含着对不能很好保护后代的老祖母的羞辱。土家族玩这个游戏而不言"蛇",只称"抱蛋",一则作为虎巴后裔的土家族与蛇巴都认为是伏羲(蛇)后裔,所以玩这游戏缅怀老祖宗的丰功伟绩;二则虎巴后来以白虎为图腾,虎为胎生,故不言"蛇"。
"蛇抱蛋"是一种罕见的、典型的图腾游戏!
(3)蛇杀乌
以前,重庆农村遍地流翠,竹树满坡,看不见蛇才是怪事,有一种蛇却万万不能看到:到了蛇的繁殖季节,长虫们也响应大自然的召唤,忙着传宗接代,于是一不留心,就有两蛇交尾缠绵缱绻的"秘戏"进入眼帘。虔诚的村民们不期而遇时,牢牢记住祖训,垂下眼帘,迅速扭头转身,解下裤带,拴系在身旁的竹、木上,默默祷告:"我没看到,是那竹子(树子)撞见的!"本地人深信不疑,只要看到蛇交尾,"不死也要掉层皮",把裤带拴到竹木上,霉运就让竹木承担了。蛇的"好事",连说也是罪过,迫不得已要讲到,也只能改称蛇"杀乌"(拟音)。
"杀乌"之戏为何不能过目呢?试想,老祖宗在干"那事儿"时,身为其后代,能看么?
蛇的春宫戏不能观赏,也许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正在交配中的蛇凶狠有加。越战期间,一队美军惊扰了正在石缝洞房里交配的蛇,逃走的一条用一种特殊的气味彼此联络,四面八方的毒蛇一呼百应,上百条大蛇包围了这队山姆大叔,疯狂地咬噬这帮异类入侵者。一时间,人蛇战成一团。结局是,被咬伤的美国兵惨叫声四起,回荡在河谷,几十具尸体面目狰狞,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生①。原来,蛇的春梦被无端惊扰,有时会恼羞成怒,决心报复,流血五步。古人在世代积累的血的教训面前,逐渐悟出:不幸碰到这种情景,三十六计走为上。当这种认识与巴渝蛇祖文化相遇时,自然合流,形成谲异奇俗。
(4)蛇换衣
谁"不幸"碰到蛇"换衣服"(蛇蜕皮),即使匆匆逃离,也懊悔沮丧不已。巴渝村民说:看到这,如同看到蛇"杀乌"--碰到蛇蜕皮,等于围观"祖宗"赤身裸体,成何体统?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蛇脱皮(蜕皮)的传说》,其实是歌颂"祖宗不死"--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是不会死的,老哒(了)的时候就脱皮。脱一回皮,就是人生一世。
①伊黎:《越战中的人蛇大战》,《蜀报}1997.10.29.
"俗话说,'死七天七夜不得掉气',就是说的脱皮的事。人老了,到不能劳动的时候,就躺在了地上,人事不醒。到第七天高头(时候)就开始脱皮,从脑壳(头)上往下脱。原先是个老婆婆,脱皮后,就是个年轻姑娘;原先是个老头儿,脱皮后,就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这样,人除了天灾人祸和被野兽吃掉以外,自己是永远也不会死的。只是脱皮的那几天,当小死一回。
"观音菩萨看到凡人不死,这样下去,凡间这块土住不下养不活。又看到凡人脱皮的时候蛮恼火(痛苦)。于是,她就把人脱皮与蛇死相互对换。从那以后,人老的时候,就出现各种病而死亡。蛇呢?老了的时候就蜕皮,它也和原先人脱皮一样,要蜕七天七夜,脱皮以后,又年轻了。现在坡上的蛇,除了人打死和其他的动物把它吃掉而外,它各自是不会老死的。"①
这个流传在三峡奉节县一带的美妙传说,在重庆其他地方也大体一致。
(5)"蛇咬冤,虎咬仇"
这是重庆谚语,更有说"蛇咬三世冤,虎咬九世仇"、"蛇咬三十三冤,虎咬一十八仇"。进入巴山渝水后的蛇只认世仇下口,天下一奇!谚语之所以认为蛇只对不共戴天的宿世仇主大开杀戒,是因为巴渝"蛇"裔相信,"蛇"祖宗不会吞噬自己的儿孙。
还有《蛇咬冤,虎咬仇》的民间故事替"蛇咬人"开脱,如奉节县等地的版本--
"相传,很早的时候蛇和虎是不咬人的。蛇在坡上不走动,一天就吃些泥巴度命;老虎成天就躲在山上,从来不害人。
"一些打柴烧、打柴卖的人不识好,见蛇软溜溜的,好捆柴,就把蛇弄来捆,扯得蛇一身血古淋当的,扯断一根又拿一根。不几年,把山上的蛇整得要绝种了。蛇没法,就上天宫诉苦。
"山下的柴砍光了,就往山上爬。一些人看到老虎好看,就把老虎捉来,把它的皮子剐下来当衣服穿。老虎硬(真)疼得钻心,一下死又不得死,活又不得活。老虎没得法,也到天上去诉苦,说人心狠,把它们不当数(不当一回事)地整。
"玉皇大帝听了蛇诉的苦,还没有计较;后来老虎又去了,玉皇大帝就打开南门,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天,弄柴的人一大路(一条路都是),先把老虎捉来剐了蛮多皮,老虎痛得喊天叫爷的;砍完柴回去时,就把蛇弄来捆。玉皇大帝看到肉都麻了。当时就说:'蛇咬三十三冤,虎咬一十八仇,他们再不当数地整你们,你们就咬他们嘛'。
"从此,蛇和虎一碰到冤家仇人,就嘴巴贱(爱咬仇人)。"②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传统社会里,谚语具有法律一般的权威性。今天,稍具生活常识和科学理性的人,对这几段蛇谚语的真实性,都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但巴渝民间故事却尽力美化蛇的嘴"贱",无他,谁不夸咱祖宗好--老虎也是巴人的著名图腾,当然也是巴人重要祖宗。
走出巴渝,汉语才回归本位,"毒蛇猛兽"、"猛虎毒蛇"、"见蛇不打三分罪"、"打蛇打七寸",主要原因就在于:蛇和虎都要咬人,而且不分善恶仇否。
(6)不吃蛇和端午吃蛇
过去,巴渝父老少于吃蛇。有之,常在端午节。俗信这天可以破例,吃后扫除体内百毒。但切忌在屋内煮食,只能在露天坝架锅设火。他们对此颞颥解释:屋子里扬尘掉进锅里后,蛇肉会毒死人的。
① 吕红文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省万县地区卷》(中),(内部出版),1988.第l87页一l88页.
②吕红文丰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省万县地区卷》(中)第188~189页.
为什么平常不准吃蛇肉?道理很简单:既然是图腾,全人类在图腾社会早期都严禁捕、食图腾物。那么为何单单在端午节这天可以例外呢?原来,在图腾社会还有另一种习俗--
蛇图腾产生之后,蛇就被视为蛇氏族的神圣动物。人们平时严禁伤害、杀食蛇,但在举行蛇图腾仪式时,尤其是在举行繁殖仪式时,不仅不禁杀,而且还要举行蛇图腾圣餐(或称"蛇图腾大宴"),每一个蛇族成员都必须吃蛇肉。他们认为,人和蛇图腾之间具有超自然的联系,蛇图腾不仅能够保护人,而且能把自己的力量和特殊的技能传给人。人要想获得蛇图腾超人的本领,就必须吃食蛇图腾才有可能。因此,原始时代的蛇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或两次蛇图腾圣餐仪式。以加强、巩固人和蛇之间的神圣的超自然的联系,以期获得蛇图腾的神奇技能①。精神分析学派的创一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图腾圣餐可说是"人类最早的庆典仪式"。②因此,吃蛇肉这天,是蛇族最隆重的庆典仪式。
再看看重庆农村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端午节吃蛇的盛况吧:打谷场边,蛇被炖成一大锅,合村老小,均可持碗舀吃,都说这天吃蛇特别好;有未到场者,或者四处呼喊,或者留下一份。但有一条:不准端进屋子吃。这里,古代蛇圣餐的影子依稀可辨。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端午节可能是古代蛇巴族祭祀蛇图腾、吃蛇圣餐的隆重盛大的节日。
古代越人崇蛇,今江南汉族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仍盛行祭蛇的残余仪式,从这种仪式可以证明并旁窥巴渝端午祭蛇古俗的本来面目。江苏宜兴祭蛇所用祭品不用活蛇,而是蛇的象征物,即用米粉蒸制的蛇状祭品。其法是在笼屉中间放若干小米粉团子,在其周围放置数条用米粉做的蛇(或做成纯粹的蛇形,或做成人头蛇身形),再在蛇的外围放若干团子,上灶蒸熟。另一种是做一条米粉蛇,盘绕在笼屉中间i再在它的上面和四周堆放许多小团子,人们说小团子是蛇蛋,或径称小蛇。这些团子一律不用荤馅,多以红砂糖为馅心,象征蛋黄。也有人家以米粉做的"苍龙"代蛇,再以铜币或镍币作龙鳞。祭祀之后便分食这些祭品③。
相比之下,巴渝直接吃蛇,可能更接近原意。另外,端午节一般都要吃蛋,也当和江南的小团子一样,都是蛇蛋的象征物。至于端午节吃蛇却绝不能在屋内烹食,因为户有"家神"即蛇祖,如果锅煮蛇肉,碗盛蛇汤,祖宗看到"蛇"子孙大脍同族,能不摧肝裂胆而降罪于不肖子孙么?
(7)蛇故事
巴渝蛇故事与国内其他地方同类故事有差异,似乎与蛇祖亲和一类是蛇报恩故事。比如忠县《蛇报恩》:
从前,有一个老中医迸山采药,突然发现身后跟着一根(条)毒蛇,那根毒蛇犟起脑壳向医生摆来摆去的。医生看毒蛇不像要咬自己的样子,也就各自走了,可是那根毒蛇始终跟在他后面,医生感到奇怪,就停下来仔细一看,才发现蛇的脑壳上有一个口子。医生明白可能是要自己给他治伤。于是就去扯来几样治伤的草药,嚼烂了敷在蛇的伤口上。可是在敷药的时候,没注意自己的手在蛇须子(蛇的信子)上触了一下,一会儿就肿得像个铜罐。医生也不晓得啷个才好,心里蛮啷个(无法用语言表达)着急,只好忍着痛往回走。没走到几步远,见那根毒蛇含着几根草跟在屁股后头。医生想,莫非是蛇咬药?他马上拿过来嚼烂了敷在伤口上。真的过一会儿肿就消了。从此,这位老中医上山采药时就照着蛇含的那几根草药的样子扯回一些,治好了好多被毒蛇咬伤的人。"④
①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
②弗洛伊德著、杨庸译《图腾与禁忌》,第177页.
③缪亚奇:《江南汉族崇蛇习俗考察》,《民间文学论坛》1987.5.
④吕红文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省万县地区卷》(下),内部印刷,1988.第l6页.
与本故事类型接近的国内其他地区的故事是:女人为蛇接生得好报,故事中的蛇常常是一只虎①。巴渝地区固定为蛇报恩,受益于蛇图腾文化的潜引暗导。
重庆民间故事中还有一个《人心不足蛇吞相》,也属于蛇报恩型: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一根冷僵了的蛇,带回喂养,几年后长成一条龙,于是放生。不久,皇后生病,张榜求药"龙肝"。捡蛇者找到自己救活的那条龙,说明来意。龙张开嘴巴,捡蛇人走进龙肚,割下一块龙肝。此人献药为相。不久,皇家又需龙肝。身为宰相的他又故技重演,多割不已,龙不堪疼痛,双唇合拢,吞下了"相"。
这个故事在各区县流传,版本很多,主干相同:蛇知恩必报,受报者为相后欲壑难填,最后被蛇吞掉。与此接近的国内其他地方的故事一是寓言《农夫和蛇》,蛇被救活后咬死了自己的恩人。二是湖南民间故事《小孩和蛇》:一条蛇(或龙)给一个男孩掏出自己的心、肝或一只眼睛,让他拿着去给一个国王或有钱人治病。男孩还不满足,一再向蛇提出要求。蛇不迁就了,把他吃掉。很明显,巴渝之外的第一个蛇故事与渝市"蛇报恩"主题相反;第二类故事与渝市的主题相同,连情节也相似,因为蛇巴势力曾抵达洞庭湖畔,著名的"巴蛇食象"神话就发生在这里(巴陵),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说:"象骨山,《山海经》云'巴蛇吞象',暴其骨于此山湖旁,谓之象骨港。"象骨港在今湖南临湘县西南30里大江之滨,与巴陵比邻。众所周知,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相)"的原型即《山海经》所记的"巴蛇食象",而巴渝民间故事《人心不足蛇吞相》正是对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解说发挥。因此,渝、湘两地有此同出一源又等义的故事。
蛇故事的第2类是蛇惩恶扬善。如流传在璧山县的《五龙河的传说》,讲述5条龙斩杀扰民的五怪时献出生命,因而这条河冠名"五龙",以志不忘②。这类故事中,蛇已上升为龙。
(8)其他蛇俗
合川蛇坛神
巴蜀巫师所作法事,称为"跳坛"(即"跳端公"、"跳神")。坛神分别绘在坛神板上,压坛石和坛枪是坛神所领神兵的象征物。压坛石又称坛墩,中间有孔,上插坛枪,悬挂五色旗五面,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兵。巫师多在坛神庙作法事。合川等地的坛神独树一帜:它供在家神神龛左边(右边供灶神),在坛神之位上还画有一条蓝蛇,因为民间传说坛神是蓝蛇。坛神还有上下之分,上坛管人,下坛管牲畜。一般供的坛神是下坛。上坛还有许多复杂的程序,有些还有五位菩萨。神龛供位前还有一块木板,专放香炉,"天地君亲师之位"前有一个,灶神前边也有一个;但坛神的香炉不放在木板上,而在下方地上放一块石板,石板上放香炉,旁边还有一块状似坛子的石头,代表坛。
追踪坛神的由来,本与四川盆地大石崇拜的习俗有关,所以今天四川坛神的载体还是一坛子形的石头,搁香不用木板却偏爱石板。不过,巴渝人以蛇命名坛神,不也是蛇祖的又一张面孔吗!
郁江蛇船
郁江是乌江的支流,源于湖北利川,一路风光旖旎,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连湖乡进入重庆境内后,逶迤南下,到彭水城东汇人乌江。郁江上行驶的船只,长不过10米,宽不过2米,船头船尾一律尖翘,当地人称之为"蛇船"。 蛇船"这名儿的出处,当地人认为是取了蛇的灵动机巧的特色,是一个神似而非形似的命名③。
①[美]丁乃通著,孟慧英、董晓萍、李杨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春风文艺出版社l983.11,第l6页.
②陈培德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重庆市璧山县卷》内部版第51页
③阿炳:《郁江船夫》.《重庆晚报》1998.6.22.
我们认为,这个名儿包含着当地人潜意识中对蛇的赞美,无异于为蛇祖唱颂歌。
铜梁龙灯
铜梁是久负盛名的"龙灯之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本地龙灯起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是以"龙"为主要道具的龙舞和彩灯舞,伴以"龙"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彩札制品的民间综合艺术。据当地民间传说,伏羲、女娲初制人烟时,奔波于天下,累逝于山野,所弃之杖受日月精华与天地灵气的爱抚,变而成龙,降服了鬼怪和瘟疫,使面临灭顶之灾的人类重获生机。此后,人们在灾害来临或年关喜庆时,总要草缚成龙,以杖高举进行祭祀和玩舞,企望消灾祛病,五谷丰登。
铜梁民俗中,龙文化氛围很浓厚,生活中处处见龙。庙宇塑龙,桥梁雕龙,院门饰龙,堂屋画龙(过去是一种"符"),节日挂龙灯,玩龙舞。每适新春佳节到来之际,龙灯会是民间的重大娱乐活动,传统保留项目。县城玩龙,乡镇也玩龙,年年如此,经久不衰。按民俗习惯,腊月三十开始挂灯,正月十五大张彩灯。其间,城内各机关团体、店铺民户,处处张灯结彩。寺庙庵观,更为集中。传统的新春龙灯会舞龙活动分"大办"和"小办",腊月筹备就绪。春节后,大办之年从正月初九"上九会"(旧时以"九"为大数,年内逢第一个九,故称"上九")开始"龙出行"(小办之年从正月十二开始),实际上就是龙灯会的开幕式。凡扎有龙灯的保、社、帮、会,都各自带领队伍,高举龙灯沿街出游,不点烟火,少有玩舞。经过各铺户和社会名士门前时,主人纷纷点香烛、鸣鞭以"接龙",意在迎接神龙来到人间;各庙宇前要走"之字拐",点动龙头,谓之"拜庙"。这种出游活动,在旧时是一种接神、祭天之类的仪式,客观上起着活动的宣传、发动作用。正月十三至十五日是舞龙高潮,热闹非凡。大街上,大龙、火龙腾跃翻飞,鱼灯、狮灯往来如梭。龙争虎斗,火树银花,一派升平景象。这时,远方商旅,外地亲朋,纷纷汇集城关;农民进城观灯,亦昼夜兼程涌进城门。全城灯火辉煌,人山人海,通衢阻塞。正月十五日晚,各龙灯队在主要街道玩舞,同时在大操场上燃放"焰火架",而后集中在城内明月古桥边烧龙(大致相当于龙灯会的闭幕式),意在神龙升天,宣告本届龙灯会到此结束。
在龙灯会上,以玩大龙为主,舞彩灯为辅。在人员安排上,舞宝者为师傅,负责临场指挥;舞头者,为民间头面人物,人称"龙头大爷"--巴渝俗语称带头人为"玩龙脑壳的";惟独舞尾者为小丑,化妆为"立毛花鼻梁",滑稽可笑。现在,"龙头大爷"已不存在,但仍为舞龙技巧特高者。
龙灯会后,城关的一些年轻人常常游兴未尽,往往自发组织起来玩草把龙,形成龙灯会的尾声。农历二月,县城香会团体,还组织朝山进香龙灯队,西到大足宝顶山朝佛,北到遂宁广德寺朝观音会。这种龙灯队与外地龙灯共同玩舞观摩,互相学习。四五月如遇久旱无雨,民间要唱求雨戏,农民自发组织求雨舞龙活动相配合。他们用黄荆条或黄桷树枝叶一并扎成"黄荆龙",有时也成群结队玩进县城:舞者赤身露体,只穿一条火窑裤(内裤),尽情欢舞,配合者从河中挑水,用瓢、盆、桶之类盛水直往玩龙者及其龙身上泼洒--至今巴渝方言仍称下雨天干活儿为"玩水巴龙"。在玩舞活动中,还有群众在大街上"抬龙女"、"捉旱魃"等小插曲,即将扎制的龙女抬入庙中供奉,将躲藏于店铺阴暗处的"旱魃"(扮演)捉来"钉"在庙宇的龙柱上示众,以示对旱魔的惩处。
按铜梁旧俗,元宵节这天若能"偷"得龙宝,便会喜添贵子,因此,龙灯队总要小心护宝,认为失了宝易走霉运。但总有人设法乘隙"偷"宝,偷取不成甚至有硬抢的。因而,往往发生一些抢宝的趣事。
龙灯龙俗,凡渝皆有,铜梁为甚,为集大成者。推而广之,华夏大地无处不玩龙。奇怪的是,铜梁人为什么如此醉心痴迷?铜梁龙为什么能玩出巴山渝水,玩到天安门广场?
龙作为华夏总图腾,上古时代有南北之分:七八千年前北方已有以猪为原型的龙,南方继之出现以蛇为基形的龙。铜梁龙属于蛇龙,属于典型正宗的"南"派;民间也认为,它是伏羲、女娲的手杖所化。伏羲、女娲正是两条大蛇,他们的手杖才沾溉蛇气而化为龙。巴渝大地原始先民中蛇巴成分不少,与铜梁的邻居璧山至今尚存十多口汉代浅浮雕伏羲女娲蛇身人首连体交尾图的石棺,则此地崇拜蛇祖汉代已蔚然成风。那么,铜梁、璧山一带可能是汉代以前蛇巴某支的家园。伏羲、女娲手杖化龙的传说正植根于这种崇蛇沃土之中,于是明代形成龙灯,当今甲于天下。
蛇吞象
是本市一个独特的故事母题,有的情节复杂,有的简古,但主干相似:
"蛇吞象很不容易看到,是大蛇吞小蛇,先吞尾巴,要吞三道(次)。那时将两条蛇的脑壳整脱,等别人做道场,就把蛇脑壳悄悄放在菩萨背后,蛇脑壳就在受供,道场做满了,拿回去很有用处:赌钱的人把蛇脑壳朝里头,放在左手衣袖头,右手拿牌掷骰子。开始朝外,这叫线长钓大鱼,等那些赢了钱的人放心赌,稍为输了点过后再把蛇吞象调来朝里头,这下就包赢不输。另外,如强盗办到这个东西也有用处,拿去拨人家的门闩,不用刁门,不
留痕迹门就遭拨开了。"①
这类故事神奇之处首先就在于"吞"。怎样"吞"?本故事只说"先吞尾巴"。另一个同类故事说得稍详一点:
"有年夏天,陈安拉牛去滚水,看见牛滚凼侧边的草坝坝上头,有两根蛇你吞我,我吞你的,觉得很稀奇......"②
彼此互吞,同时吞,看来还是从尾巴开始。
原来,不能用通语去理解"吞"--这里的"吞"指交配,就两蛇交配隐语谓"吞"。本地的蛇非其他地方的蛇,故其交配或谓"杀乌"(拟音),或谓"吞"。这两个词,"杀乌"可能是蛇祖的专用词;"吞"是一般性隐语:"吞"即"吃",人的同类活动都可用这两个词及其相关语言表达,比方重庆关于女根谜语的一个黄段子:"站着哭兮兮,坐着笑嘻嘻。满口无牙龈,专吃好东西";关于性事的女方隐语:"打浑(kun)吞"(完整的吞下),男女均用的隐语:"打牙祭",男子隐语:"吃火巴肉"。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上述两个故事蛇吞蛇时始自尾部的真义:今天科学术语还把动物的"好事儿"称为"交尾"。
这类故事之奇就在于蛇头要先供而后才灵。"蛇"是祖宗,有保护子孙的责任;但子孙不尊敬祖先,则可例外。换一句话说,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
这类故事之奇在于,这种蛇头可保护人发财,或者说,处于交配中的蛇是大吉祥的尤物。只要看一看本市汉墓中的"伏羲女娲蛇身人首连体交尾图"就行了。老祖父和老祖母的蛇身"交尾"(交配),作为镇墓图被固定在棺材上,当然是上上大吉了!其实,在汉字中,"吉"字本身就能为这一对蛇头作证:上边是"士",即男根;下边是"口",即女根。男上女下,吉也!圣人们说得好:"食、色,性也。"一言以蔽之,以交配中的蛇头为吉当源于汉墓中伏羲、女娲两蛇相交为吉。此外,为什么"蛇杀乌"看之不祥,而双蛇交配却以头为吉?有可能这两个观念不是同时产生的,"蛇杀乌"是后起的,以"交"为吉是亘古未变的。
龙地名
重庆在五六千年前已成为蛇巴故乡,按地名生成规律,本市地名中应有不少带"蛇"的,实则不然,龙地名比比皆是,蛇地名少。原因是--
其一,关于巴人来源,邓少琴先生主张:氐羌之族,从西汉水(嘉陵江)上源有龙之称,而为巴蛇之巴发源之地。就是说,巴人来自氐羌,顺嘉陵江直下;嘉陵江上游古名"龙",就因为这支巴人而得名。《山海经·中次九经》谓高粱之山东400里为蛇山,即巴岭山,
①彭贵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重庆市巴县卷》,内部版,1989.5,第89页.
②彭贵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重庆市巴县卷》第85页
为巴蛇之巴。巴岭之北汉水流域多以龙见称,龙即蛇也。巴岭山之南为古代巴国所在地,是龙也,蛇也,匀为巴之古代之别称。《山海经·海内经》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此所称之"西岳",应指中国西部之岳山,而为巴人所在之地,所称之"先龙"为氐羌之类原始时代活动于中国西部汉水上源以龙命名之旧称①。
其二,中国文化以蛇为龙的原型、为小龙,后来龙又成为大一统的华夏精神支柱,所以,龙地名可以覆盖蛇地名。
这样,重庆龙地名不胜枚举:
20世纪80年代统计,当时重庆城区以龙命名的路、街、巷、村、社、区,共有l04个。传闻:在很早以前,重庆是一片湖泽,有许多的龙,有好龙也有孽龙。蛇(龙)巴有很多支系,是否受人欢迎的被称为"好龙",名声不大好的被恶谥为"孽龙"呢?在重庆古城有一座城门叫"望龙门",与隔江的"龙门浩"相望。传说夏禹在此疏通了九河,盘踞在重庆的龙,有的顺着江水东下人海,经过的地方叫"龙门浩",这些"龙"是否即败走麦城的蛇(龙)巴支系:有的爬上了陆地,却又回头张望东下的伙伴,那地方就叫"望龙门"。在沙坪坝地区的化龙桥,藏着一支危害人畜的孽龙,人们就造了一座大石桥来阻拦镇慑孽龙的出游,取名"化龙桥"。孽龙隐没的地方叫"龙隐路"。龙经常出没经过的地方叫大龙坎、小龙坎,或说大龙坎下为老龙藏伏地,后小龙分藏在小龙坎下。九龙坡,相传是群龙聚居的地方②。
城区外:四川市北有龙床滩,江津市西有龙门滩。忠县东南180里有南宋所置龙渠县,大足县有龙水镇,秀山县有龙池乡、晏龙乡,巫溪县有龙古乡,云阳县有白龙乡、龙洞乡(乡有龙口村)、文龙乡,武隆县有龙坝乡(乡有双龙村)、接龙乡、龙洞乡,合川市西北有龙凤场,长寿区有龙溪镇,永川县有龙济场;酉阳城有龙家山,西汉时形成群舸大姓龙、傅、尹、董。等等。
以"龙"命名的河,彭水县有龙溪,因此有龙溪乡;酉阳县有龙溪村;长寿区有龙门溪,龙溪河--著名的长寿湖就是截河而成。等等。
以"龙"命名的村到处都是,略举几例:忠县有龙庙村(拔镇)、龙桥村(双桂镇)、龙肖村(黄钦乡)、龙林村(涂井乡),黔江区有龙凤村(石全乡)、龙潭村(两河乡)、龙田村(两河乡),秀山县有龙池乡龙冠村,城口县有龙潭村(周溪乡)、回龙村(周溪乡),巫溪县有龙头村(前河乡)、龙池村(中岗乡)、狮龙村(通城乡)、龙水村(盘石镇)。等等。
巴渝"龙"地名,和蛇巴与"龙"(蛇)的"血肉"亲情有关系,同时也不排除有其他附会渗入。
①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l983.6,第ll0页.
②燕庄和著:《古代巴史中的几个问题》.重庆出版社l988.7.第67页~68页.
(二)虎 巴
1.虎巴寻踪
(1)文献记载
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谈到虎巴起源的是《山海经·海内经》,其中说到巴人的祖先是太嗥(吴)氏:"西南有巴国。太嗥生咸鸟,咸鸟生剩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山海经》是反映古代南方文化的作品,其中记载了很多南方民族,特别是西南民族的神话,而太嗥氏(伏羲)又是其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物,他和传说中的女娲都是所谓世界的创造者。可能他原来是某一民族的神话人物,以后流传成了共同的神话人物。尽管如此,仍可根据神话的生成规律,依稀窥视到一些早期虎巴的发展线索。"太嗥(昊)生成鸟",一说太昊直接从甘青高原下来,循大巴山南下,在四川盆地东部繁衍了蛇巴族,后来又派生出咸鸟族。一说系东夷族的一支东下至四川盆地东部派生出咸鸟族。在新石器早期甘青高原的太吴族就有一支到了东夷地区,此支中的某一部后来到了大巴山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两说中的咸鸟之祖太昊似为一个氏族。此咸鸟族,一些学者认为就是古代生活在今重庆大宁河畔大宁盐场的一支古人,他们得鱼、盐之利,曾盛极一时j声名远播,央视一频道2002年8月29日《巴人之谜》(四·盐)也认为:大宁盐场可能就是神话中的巫咸国或巫载国(《山海经》均有记载),尤其是巫咸国,巴人祖先"咸鸟"也可能生活在这一带,或与巫咸有关。神话中的巫咸国不耕不织,但生活富庶,因为这里除了盐,没有土地可种,但盐足可换取一切,后来的巴人用盐换取东部产粮区的大米。楚人攻打白虎巴国,即为掠夺巴盐。大宁盐场的盐通过陆路运入川、陕,水路运进楚。虽然这是后咸鸟时代的事,但也可折射咸鸟时代的繁荣昌盛。那么,按此推算,此咸鸟时代可能与重庆本土新石器晚期以盐兴盛的哨棚嘴文化同时代,距今四五千年。
"咸鸟生乘厘","乘厘"可能就是"神厘","乘"、"神"二字韵、调全同,声母发音部位相同,古人用汉字记写巴人世系神话时,拟音用字不同而已。"神厘"中心词是厘,虽然文献载录厘人系黄帝之后,但很有可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们为时政的需要,对原始神话割裂整合的结果。此厘人大约就是后来与巴人牵手好合的俚人--楚国首都民歌《下里巴人》中与巴人比肩而立的(下)里人。今天,长江、嘉陵江沿岸俚、里、梨、黎、泥等地名一个连着一个,正是这支巴人先民留下的足迹。
"乘厘生后照","神厘"就是神圣的厘,他们的后裔是为后照--伟大的照人,"神"与"后"同义互注。"太嗥"、"咸鸟"、"后照"与太阳崇拜有关,太阳神就是一只"三足鸟"(金鸟),即公鸟。"照"当然与太阳即(太)昊(睬)靠近。据此,厘人的一支发展为后照族,从后照族的某一代开始方有"巴"名。从白虎巴人约4000年前立国,可以推测乘厘、后照生活的时代大约在4000多年前。这支巴人中的一部大约也在此之后渡过长江,进入湖北清江流域。后照一支巴人立国之事,古代文献已有零星记载,最早的当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世本》。原书已佚,后世史乘多有引用者。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肺(sh芒n)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务相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奉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日:'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这一神话讲明了后照巴人一支曾居于武落钟离山,立国于清江河畔的夷城,还讲明了他们的风俗习惯,原始社会后期各氏族贵族争夺君长(或酋长)职位的斗争,以及向外迁徒的路线。这支巴人最早居住的武落钟离山,又名难留山,一般都认为在今湖北省清江之滨的长阳县境内。《水经注》卷37记很山县(故城在今长阳县西80里)附近有石穴,相传即廪君掷剑处。又《太平寰宇记》卷147记《长阳县》:"武落山一名难留山,在县西北78里,本廪君所处也。"夷水即今清江。《水经注》卷37解释道:"夷水,即假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总的说来,虎巴发祥于清江长阳,是比较符合事实的①。
这个神话所记的事实,我们用人文科学的规律,可以撩开神秘的面纱,显现出虎巴的远古史影。
其一,五姓应是五个部落。中原地区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中期已进入部落时代,与清江后照巴人近在咫尺的湖南澧县城头山6000年前已出现城邦国家,4000年前处在其间的清江后照巴人进入部落社会勿庸置疑。那么,"巴氏之子务相",即巴人部落酋长为务相,此"务相"非人名,当时巴人可能没有人名,乃是"巫象"的记音,即以象人为(大)巫。时值政教合一时期,大巫即酋长,巴部落是由巴人(后照)和象人两个互婚的氏族组成,首领由象人的酋长兼任。有可能是巴族虽然强大,但缺乏象人酋长之类的人才,故部落虽以巴名,酋长经民主推选持象称,两全其美,互惠共安。其余四姓亦当类似。此外,五姓即五个部落争为君长时,比试掷剑,此为石或骨剑。今出土青铜社会时期留下的巴斌青铜剑,与南、北方的长剑相比,大异其趣,十分短小,争战中和于投掷杀伤,反证其正以短小的石、骨剑发轫而来。
其二,"土船"即陶船,实有其事,至今在滞后民族地区仍有保留。一式以小口广腹陶罐系于腰间,将衣物盛内,密封其口,系于腰间,因其浮力涉水而过,是为"腰舟"。二式,以草绳缠绕大陶罐,涉河渡江,安然无恙。因有草绳覆盖,小小冲撞,无破碎之虞。离清江不远且早于廪君时代的宜都红花套遗址有此陶舟出土。这种陶船能容一二人,汉高祖大将韩信曾用陶罂把军士渡过黄河,传说岳飞母子也乘陶缸幸免于洪灾。因陶器用泥土做坯,至今渝、川俗语仍有称"陶"为"土"之俗,如"土碗"、"土罐"等,"土船"即"陶船"应当无疑。
其三,五姓争为君长,记载明确无误。此时已是夏王朝成立前后,中原已有或将有大一统帝国,右侧近邻的湖南澧县城头山此前2000年已有城邦国家,左侧近邻的石家河古城堡(城邦国家)群也已矗立四五百年,西邻的成都平原,宝墩城堡群已问世数百年,五姓此时争为方国之君已经落伍于四邻数百年了。其四,盐水神女"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虫"是神女族的图腾,此处土著"虫"族巨大,与五姓争斗时漫山遍野,杀得天昏地暗,然终以失败告罢。一则五姓已进入父系中心社会,而此神女族仍然留恋母系氏族社会,这个即将寿终正寝的母权社会在新兴的父系中心社会,即阶级社会面前,是无法抗衡的。此外,五姓和神女族的恶战,焦点在争夺鱼盐之利。
其五,五姓依靠鱼、盐立国于夷城,国仍巴名,四姓皆为臣民,巴族实在人多势众。又,后照巴人此前择武落钟离山而居,已有觊觎神女鱼、盐之心,一旦羽翼丰满,便迫不及待地发动驱赶神女族之战。后照巴人牢牢记住祖宗咸鸟据大宁盐场而旺的光荣历史。巴人得盐则兴,失盐则败(战国时期,楚人夺取大宁盐场后,巴人节节退缩)。盐与巴人命运相连,至今仍有"盐巴"之名,连熬盐的下脚料也叫"胆巴"。
其六,五姓在武落钟离山立巴氏子务相为君,已有巴国之名。建都夷城之后,此务相又称"廪君"。楚方言称"虎"为"李尔",急读即为"廪","廪君"就是"虎君",亦非人名,乃国君之意,也就是以虎作为巴国的总图腾,如同华夏族以龙为总图腾一样。
①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l979.4,第9页.义,此"自虎"有"祖
那么,从"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可以确切知道,作为总图腾的是白虎。据"图腾"的含
原有的五姓,加上本地土著盐水神女诸"虫"族,共奉虎为总图腾,此为团结各部落的精神支柱。
宗"之义,则其后代自然也是"白虎"。又,祖宗是"白虎",虎吃人,于是后裔以人为牺牲。类似情况在上古时代也常见。
(2)考古证明
湖北考古学家王善才先生经过15年辛苦努力,终于在鄂西清江流域发现了早期虎巴文化的摇篮--"香炉石文化"。经过3次科学考古发掘,出土3万件各个历史时期的石器、陶器、骨器、贝币、甲骨和陶印章等①。
香炉石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东南0.5公里的清江北岸,东北面矗立着一座几乎是垂直状的较高山石,形似香炉,故名"香炉石"。
夏时期文化遗物有石器、陶器和骨器。还出土一些兽骨。其中陶器有罐、瓮、钵、豆和纺轮等。代表性器物是大口、平底、鼓腹夹砂粗绳纹罐和圆唇、敛口、深腹、平底泥质灰陶钵。陶器组合是罐、瓮、钵、豆。其年代距今约4090±100年,大致与夏禹同时。
早商时期的文化遗物有石器、陶器、骨器、贝币和卜甲等。一些石、陶器与夏代基本相似。陶器有釜、罐、盆、瓮、豆、钵、杯、盘、纺轮和网坠等多种。其中以釜、罐最多、最有代表性。与夏代文化层不同的,是这层出现了以夹砂褐陶或灰褐陶为主的侈口、圜底、鼓腹饰细绳纹或方格纹的中小型釜和尖唇、侈口、鼓腹内收的泥质灰褐陶尖底杯(有的称"凸肩杯"),而且釜的数量颇多,罐退居第二位。陶器的组合是釜、罐、瓮、钵、豆、尖底杯。其年代距今3520±130年。
西周时期的文化遗物有石器、陶器、骨器、铜器、贝币、甲骨和陶印章等多种。陶器仍以夹砂圜底釜为主,纹饰由原来多绳纹而变为多方格纹了,陶器组合是釜、罐、盆、钵、尖底杯。
东周时期已不属于虎巴文化了。
由此,"香炉石文化"即早期虎巴文化,始于夏初前后而止于西周,在距今3000~4000年前之间,巴在此生活了1000余年②。"香炉石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生活用具以夹砂褐陶或灰褐陶为主,约占80%。纹饰以粗、细绳纹和方格纹为主。大口、平底夹砂罐,敞口、鼓腹内敛尖底杯等一群陶器为其代表器物,与中原夏商文化特征迥然不同。生产工具使用磨制不够精致并保留打制痕迹斧、锛、凿等一批中小型石器外,还大量使用种类繁多的骨器,还有式样众多的陶纺轮和陶网坠,说明当时的虎巴以谴猎经济为主。贝币证明他们已有商品流通。大量甲骨、骨制装饰品、陶印章的制作,不仅反映了虎巴与同期中原人同水平的神本的意识形态,也表现出比较高的工艺水平和文化水平。
"香炉石文化"的分布情况,包括清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多个遗址,比如在重庆地区,有忠县的洽井沟,云阳的李家坝,巫山的大昌坝、双堰塘、江东嘴、南陵村和涪陵的陈家坝子等遗址。还包括鄂中的江汉平原的荆南寺商代遗址早期偏晚的一部分遗存。
"香炉石文化"与北方中原文化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且,"香炉石文化"时间略为偏早。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侈品、鼓腹绳纹圜底釜传播到江汉平原的荆南寺等商代遗址
早期偏晚阶段,正是此期虎巴抵达此处的明证。西边到达重庆忠县洽井沟一带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融合、共存及同化,乃至继续向西发展,直到川中与以川西广汉三星堆遗址为代
①姜城、何新华:《巴人起源之谜破解》.《文汇报》2002.2.24.
②王善才执笔《长阳香炉石遗址揭示出古代巴人早期文化类型》,《中国文物报》l994.12.18.
表的早期蜀文化相接触并发生交叉影响,在长期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以至于形成一种既有巴文化又有蜀文化内容的姊妹型文化,这就是人们对成都平原或四川盆地内自西周到战国时期的一段古代文化惯以"巴蜀文化"并称的缘由。
综上所述,"香炉石文化"的中心地区当在鄂西清江流域的中下游一带,也可能包括长江三峡的一部分地区。但它的影响所涉及的范围,则远不止鄂西清江流域及其附近的长江三峡和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而应包括四川盆地的绝大部分以及湘西北的一部分和鄂中的江汉平原等地①。
香炉石遗址的先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陶器是炊器。中原古文化遗址多出鼎、鬲之类,此处绝无。此处出土最早即夏代的炊器是罐,釜是早商时期出现的,后来一直占据主要地位。陶釜是香炉石遗址中出土最多、使用时问最长、最有代表性的生活用器。饮食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是陶钵(夏一西周),二是尖底杯(早商~西周),三是陶豆。此外,这里还出土了陶瓮和陶魁②。香炉石遗址出土的甲骨年代早,数量多,全用较大鱼类的鳃盖骨制作,这在我国卜骨发现史上前所未有。这些卜骨从早商到西周都有,其数量说明占卜活动从早商到西周日渐兴盛,极盛时期是从晚商到西周,与黄河流域大体相当。此处出土的两枚中国最早的陶印章,至迟应为西周时期(也有认为当属夏代)。从印文形制看,跟已知的巴蜀文化的陶文化应有渊源关系,应是巴人的早期遗物,与汉字无关③。
凡此可知,当治水成功的大禹在黄河中游登上夏王朝宝座时,清江之畔的廪君可能一统五姓,立巴国践君祚,气吞万里如白虎。虎巴与夏同时立国,文献也朦胧记载。如《山海经'海内南经》:"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在丹山西。"孟涂乃三涂氏的酋长,禹妻涂山氏的娘家,禹子启的亲戚,所以成为夏朝初年的重臣,启任他为巴人的祭司,主宰巴人的诉讼大权,实际上也是巴人的君长。夏代的中国大地正是神本时期,实行政教合一,司神于巴,即执政于巴国。这时的丹山,有说在三峡口的湖北秭归一带,也在虎巴的势力范围之内。虎巴或许立国于4000年前的夏初,灭国于公元前316年,国运延续l700年左右,在中国历史上创一奇迹。
综个所述,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双重证据,证明虎巴发祥地在湖北清江河畔的香炉石下。
(3)"虎"、"蛇"二巴的关系
要粗略理出这二巴的关系,就要看看他们与峡江和重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序列的关系。
峡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序列与长江中游相同: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一石家河文化,这里只从陶器和石器两个方面谈谈"香炉石文化"与"大溪文化"的关系。
重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序列是大溪文化一哨棚嘴文化。这里也就陶器和石器两个方面谈谈"哨棚嘴文化"与"香炉石文化"的关系。
先把"香炉石文化"的陶、石器代表器物开列出来:
陶器:以夹砂和灰褐为主,饰绳纹和方格纹,器物有大口、平底夹砂罐,敞口鼓腹内敛尖底杯。
①王善才执笔《香炉石文化的命名》,《中国文物报》l994.12.18
②王善才执笔《香炉石遗址的主要生活用器》、《香炉石遗址出土的早期甲骨和陶印童》.《中国文物报》》1994.12.18.
③王善才执笔:《香炉石遗址的主要生活用器》、《香炉石遗址出土的早期甲骨陶印童》.《中国文物报》1994.12.18.
夏代组合是罐、瓮、钵、豆。
早商组合是釜、罐、瓮、钵、豆、尖底杯。
晚商组合是釜、罐、钵、豆、尖底杯。
西周组合是釜、罐、盆、钵、尖底杯。石器:磨制不精的斧、锛、凿。
首先谈谈"大溪文化"与"香炉石文化"的关系。
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香炉石遗址的同时,在清江流域还发现于大溪文化遗址的上面叠压有夏时期巴人的墓群,其葬式多为蹲屈式仰身屈肢葬。特别令人注意的是,这种葬式与重庆大溪文化晚期墓葬的葬式十分相近或相似,这为我们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与我国巴人的早期文化(亦即"香炉石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①。那么,早期虎巴文化即"香炉石文化"应与"大溪文化"有某种关系。
此外尚有:
在重庆巫山江东嘴遗址发现大溪文化遗物夹砂陶釜②。在三峡地区发现的西陵峡柳林碛遗址,第六七层直接叠压在"城背溪文化"上,有夹砂陶,器型有碗、盘罐等③。
在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发现的石器组合以石斧、锛、凿为主④。那么是否可以说"香炉石文化"与"大溪文化"关系密切?此外,"大溪文化"源于"城背溪文化",在"城背溪文化"遗址中也可见"香炉石文化"的影子。比如西陵峡柳林碛遗址第八九层为"城背溪文化",出土陶器多为夹砂或夹碳红陶,纹饰多为绳纹或素面,器型有釜、钵、罐等。石器多为磨制的斧、锛⑤。比"大溪文化"晚的三峡地区的白庙遗存也发现了"香炉石文化"的"原型",这处遗存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前期(比"香炉石文化"早一些),仅见于西陵峡两岸,它是三峡柳林溪--大溪文化的发展继续,是峡江原始文化的延伸。从炊器文化看,这支原始文化始终以罐、釜为主体,与北方中原的鼎鬲文化完全不同⑥。白库遗存的石器也为磨制的斧、锛⑦。
其次,简单比较一下重庆"哨棚嘴文化"与"香炉石文化"。万州苏和坪遗址出土"哨棚嘴文化"的主要陶器是盆、杯、罐、壶等⑧,主要石器如锛、锄、凿、锥等⑨。万州五桥太龙镇巴豆林遗址出土5000年前窖藏石器斧、锛、铲⑩。
①王善才、张典维:《湖北清江流域考古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11.27.
②张之恒等:《重庆巫山江东嘴发掘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2.5.10.
③周国平、王凤竹:《三峡考古又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3.10.
④邹后曦、白九江:《巫山大溪遗址再次发掘发现丰富遗存》,《中国文物报》2002.5.10.
⑤周国中、王凤竹:《三峡考古又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l999.3.
⑥《三峡地区的自庙遗存》,《中国文物报》l993.12.19.
⑦周国中、王凤竹:《三峡考古又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l999.3.
⑧肖重阳、刘虎:《苏和坪--挖出中国通史》,《重庆晚报》2000.11.10.
⑨刘涛、罗川峰:《万州发现"重庆最早的房子"》,《重庆晚报》2001.1.18.
⑩刘涛、刘虎:《巴豆林遗址挖出稀世珍宝》,《重庆晚报》20013.19.
丰都玉溪坪遗址出土哨棚嘴文化陶窑,中有瓮、罐等陶片①。巫山江东嘴遗址出土哨棚嘴文化磨光的大型石斧和石锛,小型的石凿②。巫山锁龙遗址出土相当于中原龙山时代(笔者按:哨棚嘴时代)的陶器主要是泥质和夹砂两大类的深腹罐、中口罐等,有纹陶器以绳纹和方格纹为大宗,石器有斧、锛、凿、镞等③。忠县洽井沟中坝遗址第20-22层为哨棚嘴文化,主要遗物是陶器,以平细砂陶为主,褐陶、红褐陶、灰褐为多,细纹常见,纹菱形方格纹较多,器类主要有折沿或卷沿深腹盆、平底钵等④。在"哨棚嘴文化"的命名地忠县哨棚嘴遗址,其文化特征与"香炉石文化"尤近:哨棚嘴遗址第3层以大花边口、圜底、厚胎绳纹陶罐为代表,第4层以素面的角状尖底杯、尖底盏为代表,第5层以素面的小平底罐、高柄豆为代表,第6层的代表器物有花边口粗绳纹缸,第7层以器表饰粗绳纹组成的大菱格纹的折沿深腹盆、花边直腹深口缸和素面的卷沿鼓腹盆为代表,第8层代表器物有直口中腹缸等⑤。
"大溪文化"和"哨棚嘴文化"与"香炉石文化"相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说明他们有共同的来源,个性则是所处地方有异、发展阶段不同等原因造成的。似此,大约可以推论:这3支文化可能同源。
如前所述,巴渝蛇巴文化即"哨棚嘴文化"亦以"大溪文化"为摇篮,所以,蛇巴和虎巴同宗共祖,虎巴保留"巴"名肇源于大巴山之蛇巴,两巴都以伏羲为祖,故虎巴嫡系子孙的今土家族自称"毕兹卡"("贝锦卡"等),即"伏羲家"的古读⑥。
四五千年前的"哨棚嘴文化"即蛇巴,是否建立方国,迄今茫然。但稍后,即4000年前兴起的虎巴则立国称君。依据大溪古代与清江相通的历史,我们推测,或许是"哨棚嘴文化"的一支,或许是"大溪文化"的一支,循大溪而入清江,最终发展为虎巴之国。后来,虎巴又循此路线原途返渝,旧归祖廷,施展"虎"威。
(4)虎巴建国于渝
据已故学者童恩正先生考证,大溪在古代可能勾通清江,所以就成为汉代以前往来渝鄂之间的要津。古代三峡时常发生山崩,江流湍急,险阻难通,渝鄂的水路交通,每多由大溪、清江一线,避开三峡,再在宜都进人长江。直至宋末,清江仍然是勾通渝鄂的一条捷径。《读史方舆纪要》卷82记"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故治在今湖北恩施县):
"卫外蔽夔峡,内统溪山,道至险阻,蛮獠错杂。自巴蜀而瞰荆楚者,恒以此为出奇之道。宋末蒙古搭海入蜀,荆湖帅孟珙遣兵屯施州以备之。又蒙古兵渡万州湖滩,施、夔震动。
盖施、夔表理大江,而清江源出彭水,中贯卫境,至夷陵、宜都而合大江,其取径尤捷也。"
由此可知,古代大溪--清江的交通路线,不但的确存在,而且沿用的时间很长。古代的虎巴族由此进入渝东,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据前些年考古调查的结果,从清江上游、大溪流域以至巫山、奉节一带,均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器时代的遗址存在,或许其中有虎巴遗址。
在廪君时代以后,虎巴的势力迅速增长,活动区域相当广泛。最北面,虎巴到达陕南汉中,战国以前汉中地区称为巴。东边,巴族似乎一度控制过汉水流域中上游。南面,巴族仍然据守住清江上游的老根据地;最南面,巴族似乎扩展到了今四川盆地东南、黔东北及湘西北之地,即战国时楚的黔中郡⑦。
①邓红梅:《丰都玉溪发现重庆最早的陶窑》,《重庆晚报》20015.31.
②张之恒等:《重庆江东嘴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中国史物报12002.5.10
③成研:《巫山锁龙嘴遗址发掘有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1999.3。7.
④孙智彬:《忠县中坝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2.10.
⑤(萤孙华、赵华城:《忠县甘井口遗址群发掘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3.24.
⑥(蓟王善才、张典维:《湖北清江流域考古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11,7
⑦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4,第l4.15页.
商代中叶,高宗武丁派其妻妇好率师进军沔水一带的时候,同巴人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巴人被强大的商王朝征服,被迫向商王朝纳贡称臣服役,这就是甲骨文中所见到的"巴方"。
商代末年,周文王率领许多不甘商王朝压迫的方国部族,大兴反殷之战,巴方便加入了反殷之盟。文王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发动了灭殷之役,在决定命运的牧野之战中,巴师作为前锋之一,奋勇争先,迫使纣王军队前徒倒戈。《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巴被周王室正式册封为诸侯,其首领称为巴子。《华阳国志·巴志》说:"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周成王时,诸侯气聚于成周,虎巴以比翼鸟进献,参与盟会。在西周一代,巴族似乎都在经营自己新扩展的领土,与周无甚利害冲突。西周中叶以后,周王室逐渐衰微,后来,无力控制南方,巴与周的正常关系遭到隔绝,职贡中断,久之则为南夷所降服,地位日益下降,不能参与中原诸侯的盟会。
春秋时代,南夷衰微,楚国崛起,巴与楚一度结成联盟。春秋战国之际,巴与楚数相攻伐。迫于楚国的凌厉攻势,巴国放弃了汉水大巴山之间的全部土地,向南迁徙于长江夔、巫一带--自此,虎巴王室登陆重庆,建国于长江、乌江、嘉陵江之滨。其后,再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才立足于渝,形成"盆东巴,盆西蜀"的局面。
虎巴在渝立国期间,在国内建立了一套以土地的世袭所有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巴王是国内最大的领主,拥有最高军政权力。巴王有权任用各级贵族作为卿大夫,把土地和人民封赐给他们作为采地。受封者卿大夫则负有镇守疆土、从军出征和按职纳贡等义务。这些大大小小的受封者分布于王国各地,成为巴方在各地的统治支柱。
巴国的政治机构和职官情况,从零星片断的材料来看,卿在巴国的职官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尤以上卿最为显赫。分封各地的卿大夫,也是地位显赫的重臣。在对列国事务方面,没有专掌聘享之礼的行人,属群臣之一。
巴王是国内的最高军事首长,独揽军政大权。西周春秋时代巴国的对外战争,均由巴王亲率大军作战。此外,各级领主都配属有自己的武装,服从巴王的统一调遣。巴王还把宗室子弟派往边境要地,屯驻重兵防守。战国时代巴国在军队中设置将军,由将军率军对外作战,但必须听从巴王的号令。这意味着巴国的军事系统和行政系统已初步分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兵制制度。巴国的疆域,从夏、商时代到春秋战国变迁很大。夏、商时代,巴人活动于沔水流域一带。西周初年,巴立国于南土,与濮、楚、邓为邻。其地域大致在陕南的西汉水(今汉水)和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东汉水(今嘉陵江)之间。战国初年巴国的疆域,据《华阳国志·巴志》:"东至鱼复(今奉节),西至焚道(今宜宾),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大致局限在嘉陵江、长江和乌江流域之间。而以今重庆地区为腹心。战国中叶以后,楚国大举进攻巴国,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期,巴国在今陕西南端、湖北西南、四川盆地东南端和贵州北端的领土全部丧失。在今重庆长江一线,也被迫处于退守之势,奉节以东尽失于楚。在强楚的进逼之下,巴国的国都不断迁移,先后在枳(今陵)、平都(今丰都)、江州(今重庆)、垫江(今合川)等地建过都城,最后迁至阆中。这时巴国就仅剩下今四川I盆地东北的一小块统治地盘了①。
公元前316年,蜀国内乱,苴侯奔巴,向秦求救。秋天,秦惠文王派大夫张仪、司马错等灭蜀。10月,张仪、司马错引军东进,乘胜取巴,俘虏巴王。至此,始于廪君,延续约l700年之久的巴国灭亡。
(5)虎巴文化在重庆的传承和扩布
虎巴文化在重庆传承和扩布可分两个阶段:前国家阶段和国家阶段。
①陈世松主编:《四川简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胁土1986.12,第6~8页.
前国家阶段指重庆巴国诞生之前。此期的虎巴文化,据考古学家王善才先生的研究,有忠县善井沟,云阳李家坝,巫山大昌坝、双堰塘、江东嘴、南陵村和涪陵的陈家坝子等遗址。
前边已经谈到,忠县善井沟遗址哨棚嘴文化极可能是湖北长阳香炉石虎巴文化的源头。但哨棚嘴文化之后,的确有与香炉石文化类同者。如善井河中坝遗址第l0、11层,三星堆文化和老观庙下层文化晚期阶段共存,出土主要遗物是陶器,以细砂陶为主,以褐陶为大宗,以素面为多数,绳纹较多。器类主要有小平底罐、细高柄豆、钵、矮尖底杯、绳纹直口薄唇深腹尖底缸等。12~19层为老官庙下层文化,以夹粗砂陶为多,常见红褐、灰褐、黑陶,少灰陶,以绳纹为主,器类以纹大直口深腹尖底或小底(俗称猪嘴形)缸最具特色①。上述两个时期的文化都直接叠在哨棚嘴文化层上。从文化形态和时间上,这两期文化与香炉石文化接近。但究竟是直接从原地哨棚嘴文化"长"出来,还是香炉石文化膨胀扩张至此?文化发生一般不会舍近求远吧!据两者的相似性推论为香炉石文化,不如说这恰好证明香炉石文化以哨棚嘴文化为祖。
李家坝位于云阳县高阳镇青树村,在长江北潮溪河东岸。第2区与香炉石文化同类型,早期属商周时期,1998~1999年的发掘出土陶器基本组合为罐、豆、壶②。
离此不远的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在2001~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丰富的商周遗存,有两期为早期虎巴创造。第l期出土炮弹形尖底杯和素绿绳纹罐、釜为典型,具有浓厚的早期巴(笔者按:香炉石虎巴)文化因素,时代约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中期。第2期出土以大花边口圜底罐、素绿圜底罐、圜底钵为基本类型,时代估计在西周晚期至春秋偏早阶段③。
李家坝遗址和大溪遗址以丰富的出土文物证明,虎巴在商代已达云阳、巫山一带。
巫山县双堰塘遗址属于"魏家梁子文化"(魏家梁子也在巫山县),相当于中原地区两周时期。2001年的发掘中,出土陶器异常丰富,包括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西周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夹砂灰黑陶次之,泥质红陶又次之,其他另有少量夹砂灰黑陶、泥质灰黑陶等。主要器类有夹粗砂红褐陶夹砂罐、卷沿花边罐、连裆鬲、直腹罐、卷沿盆、泥质红陶豆、盆、钵,另有少量的尖底器如泥质灰陶尖底杯、底部施若干周凹弦纹的尖底缸等。东周时期代表性器物有施辐射状暗纹的细柄豆、侈口花边罐、长颈壶、裆部近平的鬲等。这些器物多与西周时期的同类具有清楚的演变关系。可以看出,当时居民以夹砂花边口沿罐、花边口沿釜和鬲为炊器,以豆为食器,以罐和盆为主要盛储器。双塘类型的陶器特征之一便是大量的夹砂陶。有夹粗砂和细砂之分,夹砂陶主要用于制作炊器、如罐、花边口沿罐、鬲等。陶器制法有手制、轮制和泥条盘筑之分④。从这些情况看,与重庆哨棚嘴文化和湖北香炉石文化均有相似处,同样证明他们同宗共祖。
类似双堰塘周代文化层出土陶器分布广泛。如巫山的跳石遗址、江东嘴遗址,东至巴东县黎家沱遗址、秭归县的下尾子,西到云阳的李家坝等遗址都见到同类遗存。因此,考古学界把以双堰塘遗址为代表的峡江地区西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暂时命名为"巴文化双堰塘类型"⑤。
那么,西周时期,虎巴人群可能已扩散到今重庆、云阳和湖北秭归、巴东等地,与长阳连成一片。峡江地区商周虎巴文化,除王善才先生提到的,与此类似甚至更早的遗存尚有:
①孙智彬:《忠县中坝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2.10.
②黄伟等:《三峡库区李家坝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2.21
③邹后曦、白九江:《巫山大遗址再次发掘发现丰富遗存》,《中国文物报》2002.5.10.
④梁中合、贾笑冰、赵春青:《巫山双堰塘遗址考古发现典型的西周陶窑》,《中国文物报》。
⑤梁中会、贾笑冰、赵春青:《巫山双堰塘遗址考古发现典型西周陶窑》,《中国文物报》2002.614.
2000年冬天,在奉节陈家坪遗址,出土不少商周石器和陶器,如磨制的石斧、铲、凿、球,陶器如夹砂绳纹陶鬲、灰陶罐、高柄豆、陶钵等①。
2001年3月,在万州五桥新田镇王家沱遗址发现夏商周文化堆积层,遗物丰富。见诸媒体时已修复两件夏商时期的陶罐,其工艺水平可与中原地区同时期文化媲美。此外,这里还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商周炊煮遗址--均是用鹅卵石搭的灶②。
2001年2月,在涪陵镇安镇发现商时期遗址,媒体称:这次发掘出土的文物,对研究历史及巴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③。再联系王善才先生提到与香炉石同类的涪陵有陈家坝子,镇安镇商周遗址也当入此类。
综此,根据王善才先生的归类,以及大量出土文物证明,虎巴人群可能在夏代晚期开始向巴渝开拔;商周时期,虎巴不但在重庆境内峡江地区星罗棋布,而且溯江西上,挺进到涪陵一带。从夏到西周,尽管虎巴政治中心不在重庆,但白虎巴人带着他们的文化,已先后成为巴渝大地的主人。
类似结论其实早有学者指出,我们只是引用大量物证予以支持。
十多年前,为配合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考古学界发掘了库区数处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址,主要有宜昌路家河、杨家嘴,秭归鲢鱼山等处,当时并有命名为"路家河文化"的动议。这一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确认,说明夏时期峡区居民的主体可能为早期巴人,而非楚族④。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件事。
其一,西北大学考古队王建新教授带队负责万州中坝子和云阳乔家院子两个夏商周古文化遗址的发掘。几年中,在这里出土了大量丰富的夏商周至明清时期的典型代表器物。其早期器物含有鄂西的一些文化特征(笔者:香炉石文化),与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秭归的朝天嘴遗址联系得非常密切。王建新说,这说明巴人沿江而上、文化传播也是溯江而上的传说(笔者:湖北长阳虎巴人渝)有一定历史依据。此外,通过对三峡地区和川西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比较研究,证明峡江文明影响了三星堆。过去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三峡地区的夏商周文化与广汉三星堆文化为同一时代;另一种是三峡地区文化受到三星堆文化的影响,但考古发掘证明:恰恰相反。这从两个方面可以找出证据:一是两地出土的器物如豆形器、鸟首柄勺、尖底杯等川西广汉三星堆同时期遗存中常见的器物,三峡也有而且器形更早;二是从时代上看,他们发掘的中坝子遗址和乔家院子遗址要比三星堆遗址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⑤。果真如此,尤其是鸟首柄勺,或许还是虎巴先人"咸鸟"图腾的物证。
其二,在本市哨棚嘴文化和夏商周文化中,以及在湖北长阳香炉石文化中,均出土不少的尖底杯和花边罐。很多学者推测为与制盐业有关的器皿,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证据不足⑥。忠县中坝遗址的考古队员于2002年10月做过一次模拟古代制盐方法的实验:把盐巴稀释到水中,再把盐水灌人角杯(西周遗物,高l2厘米,在三峡其他遗址也有发现)。然后把角杯插入柴灰中加温,约20分钟后,水蒸发干。奇迹出现了,盐的晶体竞附留在杯壁上。专家表示,这次试验初步证明了角杯是制盐工具的设想。此外,中坝遗址出土许多战国时期的花边口束领圜底罐,罐身有一圈一圈的绳纹。这种罐在其他遗址出土时,均与锅、碗、瓢、盆
①陶青:《奉节陈家坪遗址出土早期古文化新材料》,《重庆晚报》2001.1.19
②刘斌、刘虎:《王家沱遗址由8升A》,《重庆晚报》2001.5.9
③肖重阳、冉启蕾:《涪陵商周遗址是个"聚宝盆"》,《重庆晚报》2001.64
④王仁湘:《现代建设和文物保护互利的样板》,《中国文物报》199012.10
⑤刘虎、肖重阳:《三峡文化影响了三星堆》,《重庆晚报》2000.12.25.
⑥梁中合等:《巫山双堰塘遗址考古发现典型西周陶窑》,《中国文物报》20026.14.
等生活用具同时被发现。由此考古学界一直认为这种罐同为生活用品。但在中坝遗址的发现
却令考古学者们大感惊奇,因为这里出土了上千件花边口束领圜底罐。专家说,在出土的生活遗物中这种罐竟占N90%以上,如此比例极为少见。由此,专家推测这可能同为制盐工具。如果这些观点被最终证实,三峡地区就成为我国井盐业发源地①。角杯与尖底杯类似。果真如此,哨棚嘴文化和香炉石文化的尖底杯、罐,可能或至少也兼用于制盐业,同时也回答了这些"文化"为什么那样钟情于尖底杯和罐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巴人是靠盐起家的民族,老祖宗咸鸟氏以制盐于大宁河畔而兴旺。可以说,尖底杯和陶罐盛着一部巴人秘史。
凡此证明,白虎巴人至迟在夏代晚期人渝,商周时期遍布巴渝,在重庆大地生活的历史应在三千六七百年以上。相关的虎风巴俗与之同步。
国家阶段,指春秋晚期,作为政治力量的白虎巴人在重庆立国。时间虽然只有几百年,但在阶级社会,民间风俗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和政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巴王族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左右着民俗活动。虎巴原本是社会制度上有些滞后的民族,其原始的民风民俗超常稳定。比如图腾崇拜,按规律在新石器时期走下坡路,但巴人的白虎图腾崇拜,一直到青铜文化时期还非常盛行。再加上巴王族数百年的提倡、强化,这些民间文化溶进虎巴后裔的血液里,刻骨铭心,不会随着巴王室的崩溃而消亡,而伴虎巴子孙到永远。此外,巴国灭亡后,部分遗民逃人盆周深山,牢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使得其传统文化甚至完整延续至今。今天,武陵山区土家族酷嗜摆手舞、茅谷斯、跳表,即是明证。山外民族对此大惑不解,把这些原始风俗看作是北纬30度神秘文化组成部分。
综此,在蛇巴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虎巴文化,经历4000年的传承扩布,其间又有先秦时期虎巴统治阶级数百年的主宰、创建,惨淡经营,虎巴民俗在重庆无孔不入,深入民心,成为传统,影响至今。
2.虎俗
(1)古今白虎图腾
巴人以白虎为图腾者,即以白虎为自己光辉的祖先、本部族的图徽标志。巴人所到之处,无不深深刻下这种虎踪。以巴渝为中心,余如蜀地、湖北、湘西、贵州高原、陕西秦巴山地的一些地方都曾插过虎徽大旗,因而都积淀下丰厚的白虎民间文化。先说当代的。巴人后裔土家族,巫师在领头跳摆手舞时,所持小旗上的图案多画虎图腾②。即使在平常的摆手舞场合,如打到老虎,还要把整个老虎供奉在摆手堂上。祭祀祖先时,要把虎皮放在供桌正中。重庆有的地方,更是在祖宗牌位上永远供奉白虎牌位。下边是2000年底的一则报道,眉题是:"搬走青龙白虎,请来土地菩萨",正文的一段是:
"昔日土家族农民专门供奉祖宗牌位和传说中青龙白虎的神龛,而今却用来供奉'土地菩萨'--近日记者在黔江土家族自治区水田乡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的塑片贴上了土家族农民家中的神龛......"③
可以肯定的,文中提到的白虎就是其祖宗图腾。土家族还普遍信仰白帝天王,或即白虎夷王。今日重庆市范围内的汉族中,如酉阳、奉节等县,有被称为"古老户"者,他们共同之处在于以"白虎"为家神(祖先牌位)。又如长寿等县,有世代相传的巴渝土著,湖广填川来的人们直称他们为"古老虎"。据《华阳国志'巴志》所载,楚昭王末年,白虎云巴的虎夷因自大复山分布于汉水中游一带,故又叫白虎复夷,后多集中居住于朐忍县(今云阳县西),其中有大姓抉、先、徐等,此即楚记"弼(qiang)头白虎复夷",其后又有散居巴山渝水者,今重庆地土著抉姓,正是白虎复夷正支,该族古称"抉夷",
①壬伟、周秋含等:《三峡才是井替、渺发源地》.《雷庆晚拯l2002.10.23.
②许青松:《红山文化玉孔器为史前巫具考》,《中国文物报》1997.127.
③韩译先、朱明跃:《黔江农民拥护土地管理法》,《重庆晚报》2000.11.24.
为"虎夷"音转,"抉"即"虎"。
尤有可怪者,虽同为白虎巴人,后分化出专射白虎的白虎复夷(板凳蛮)和敬拜白虎的白虎夷等支系,于是敬白虎和射白虎的风俗一直传承到今天的土家族。例如湘西土家族有的流行赶白虎习俗,凡婚、丧、喜庆和节日,则于门口画一白虎,又画一副弓箭,兆示引弓射杀白虎之义。有人害病时,由土老师(土家巫师)念咒语在屋里赶白虎,并用草扎一只白虎烧掉,作为禳除避邪。每逢红白喜事、节日以及建屋开田和外出经商等最嫌寅日,因寅日即虎日,是被看作不吉利的日子,或看作凶煞的日子。早晨也不说"虎"字,讳言为"犬猫"、"大虫"等。重庆民间也有以"虎"为凶的,如商贩很注重的"八大块",即最忌口的八个字,第一个便是"虎",也讳言为"猫"(或为"巴山")。同样是讳称:虎巴后裔称猫为"太师爷"一字不同,情感迥异。如九龙坡区民间歌谣《我晓得我明白》"我晓得,我明白......狗叫地羊子,猫叫太师爷"。
古代虎俗则更为丰富,略举几例。《后汉书·巴郡南蛮传》:"廪君死,其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故以人祠a"这是湖北清江流域古代的巴族因为以白虎为至尊至亲的祖先大神,所以巴人的第一位国君廪君作为"虎"的子孙死后"化为白虎",必然只能回到"白虎"祖先那儿去;又因为自然虎饮人血,"白虎"后代们使用人姓祭奠。今奉节县南乡有上千户山民,中有向姓,其先,当西晋亡世,李雄据蜀,巴蛋(但)之族屯据三峡,蛮帅有向北虎等,攻陷信州(今奉节),后退据山中,迄于今世,"虎"裔绵绵。此"向北虎"即"向白虎",系将图腾名字贯于己名①,显其尊贵不同凡人。宋人《太平环宇记》卷l20黔州都濡县,内有l5种少数民族,其中便有"白虎",此以图腾名代替族称。该书又载,通州(今达县)宣汉井场"货卖用杂物代钱,祖称白虎,死葬不选坟墓,设斋不以亡辰,虽三年晦朔不飨",是说宋代达县宣汉的白虎巴人后裔,以"白虎"指祖先,与前举当代达县麻柳乡供"白虎神"互证,知此地"白虎"世代昌盛,香火兴旺。巴人后裔中有"资"姓,《隶续:汉繁长张禅等题名》有(白虎)夷侯资伟山,又白虎夷资伟,有学者考证,土家族称虎为"毕兹卡",卡为"家",毕兹急读即为资,还是不离虎。白虎巴人对其虎王敬重有加,其墓因"虎"气而保全。如《水经泣·江水篇》:"东过枝江县南,有白虎王庙。"枝江属湖南。今四川新繁清流场附近,尚传有白虎夷王墓。同是"白虎"后人或敬或恨"白虎"的习俗自古亦然。白虎复夷所以称为板凳蛮,就是善于用板凳枪杀"白虎"。《通典》卷145记载汉代庙堂乐舞中有巴渝舞,其中舞曲4篇就有矛渝和弩渝,有学者指出,正是表演射白虎前的歌唱和使用板凳与药弩。板凳蛮的特点就是"虎皮衣盾"。正由于板凳蛮勇悍善斗,并熟练使用板枪,在两汉时被王朝所利用,以严定内乱和征伐羌人②。《后汉书·南郡蛮传》还载有一"虎"事:"板檐蛮夷者,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昭襄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此"白虎"当指白虎巴人,或因与他族争斗而伤人甚夥,因而秦王以重金招募云阳白虎复夷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勇士,向白虎巴人大开杀戒。白虎复夷大约因图腾发生变异后,数典忘祖,自相残杀!正由于此,至今有的土家族犹保存其祖先打过白虎的传说,小孩如患急症,眼睛翻白,口吐白沫,四肢痉挛,就以为被白虎拖去,正与廪君之族所说"魂魄化为白虎"相类。
古代白虎图腾崇拜中,有的已被岁月的尘埃掩埋,只要我们稍具常识,就可以抹去积垢,正本清源,重现白虎崇拜的光彩。请看下边这个故事。
黔江仰头山上有地名叫"百虎矸",其上今天幸存"白虎亭",滚龙抱柱,飞凤朱颜,琉璃瓦下的白虎图熠熠生辉。相传远古,仰头山有101只老虎,常在白虎亭"开会"议事,
①邓少琴:《巴蜀史亦探索》.四川人民出陋社l983.6.第41页.
②何光岳:《南蛮源流史》,江西教育出脓土l988.11。第422页
约定不伤人畜,保百姓平安。天有不测风云,有年大旱,白虎难寻食物,有只老虎难忍饥饿之苦,私自下山伤害人畜,百姓谈虎色变,人心惶惶。其他百虎愤怒之极,召开"紧急会议",将他钉死在百虎矸上。后来旱情加剧,100只老虎全部饿死在在白虎亭。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些讲"情分"的老虎,遂修一亭①。
故事中,虽然有一只白虎伤人,但绝大多数白虎却至善至慈,所以赢得当地人民筑亭纪念,里边有掩藏不住的白虎图腾的光辉。但我们猜测,"百虎矸"或者就是"白虎矸",可能记忆漫漶,附会为"百虎矸",再附会出101只老虎的故事。或者"百虎矸"就是古代众多白虎氏族会聚的地方,那多出的一只害人虎大约是附会,历史上,地处武陵腹地的黔江,崇山峻岭曾敞开怀抱,保护了无数败逃至此的白虎巴人。
凡此种种,现代"白虎"习俗系对历史的传承,巴人古今"白虎"习俗都以白虎图腾为底座。白虎崇拜的核心是对虎啸震山谷、虎跃飞溪涧、虎牙怖百兽的雄强伟壮民族魂的雕塑,以最终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凭着异乎寻常气吞万里的白虎王者之风,巴人在崇山峻岭之中、在巴江渝水的深涧河谷地带,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三峡文化。
(2)虎巴图腾有原型
巴人以白虎为图腾。按照图腾产生规律,图腾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某一氏族所选择的图腾物,必须为该氏族群体所熟知;人们从未见过的图腾物一般是不存在的。此外,最早的图腾物是动物;在动物图腾中,最早的又可能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的形貌、生理特征和行为与人比较接近,较容易被人认为是同类。那么,巴人的白虎图腾不但属于图腾中的老祖宗辈,而且动物白虎是实实在在呼啸于林中的百兽之王。
首先,白虎所在的虎群必须多、常见,才有可能被巴人从中选择出来。依照生物学家们的解释,白虎只是虎的白化(变异),没有虎群的庞大且恒久存在,就没有白虎。
历史上,在白虎巴人生活过的地方,虎群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异常兴旺,乃至祸害人畜。
廪君生活的时代,植被尚未遭到大规模的破坏,虎豹成群勿庸置疑。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森林的砍伐日趋加剧,老虎活动的范围一天比一天小,虎群减少也是势在必然。但即使这样,在古代巴人驰骋的三峡地区,从唐代到明清,虎群的兴旺发达,今人难以想象。
三峡及其附近的崇山峻岭曾是华南虎的重要生息地。唐宋时期,三峡地区的华南虎仍十分多,特别是涪州多虎成为一时之患,如唐代天后中涪州武龙多虎豹,永昌年间多虎患,甚至出瑚老虎入城事件。这一时期,人们沿长江而行时虎患也是其中一个重大的威胁。如辛惠仲万州大道上遇虎(《古今图书集成》卷61)。"黄牛庙后山多虎,夜间不敢击更鼓(陆游《人蜀记》卷6)。"明清时期峡江地区华南虎出没也十分寻常,涪陵、梁山、万县、巫山、忠州、石柱、巴县、奉节、江北厅、丰都、酉阳、黔江、彭水、城口、巫溪、东湖、归州、兴山、巴东等地都有出没②。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战乱,整个四川人口极度稀少,虎族趁机扩张。清代初年,天府之国是虎患的重灾区。当时人费密在《荒山》中称,在成都城内:"成都空......是后,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清初重庆府的虎患更为严重,如綦江县:"群虎白日出游,下城楼窥破残人户......行者虽五七同群,执器械,前后中间必有一失"(道光《綦江县志》卷lO)。江津县"顺治戊子(1648年)大饥,所余残民,彼此相食,其食人诸状惨不忍述。津自是为虎狼之穴,翻屋登梯,号为神虎"(《江津县志》卷3)。在
①朱强章:《到黔江,得去仰头山》,《重庆晚报》》2001.3.29
②蓝勇:《三峡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经济开发》.《巴乡村》1997.2.
荣昌县,有张懋尝主仆8人到该县上任,人城四顾无人,无还未晚,一群老虎突然出,8人之中有5人都未逃脱虎口(光绪《荣昌县志》卷19)。康熙八年(1669年)欧阳直著有《蜀乱》一书,记述当时的虎患情况是"四川遍地皆虎,或七八或一二十,升楼上屋,浮水登船。此古所未闻,闻亦不信。予自内江奔出,月下见四虎狂奔,匿草间以免。"康熙十一年(1672年),王士祯典试入川,沿途所见,荒凉不堪,他在《蜀道驿程记》中称:闰七月二十四日午,次盐亭县......人家十余,结茅竹在箐中。土人云:蛇虎虽多,与人无害。"8月26日,"至云(阳)州北l0里遇虎,众列炬噪逐,久之乃去。馆人云:此地至宜城最多虎害,日暮无敢行者。"三藩之乱期间,四川再次成为主战场之一。战后的四川"所存惟兵",虎患卷土重来,康熙二十一年(1682)陈奕禧运饷银人川,著有《益州于役记》,称:10月8日在广元县,"仆役拔刀斩棘而入,茅中有虎,野不识人,骤见乃惊遁去。"《蜀龟鉴》的作者刘石溪,对清初四川人口大量死亡的比例曾作过这样的估计:"(川南)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北)死于瘟、虎者十一二;(川东)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西)死于瘟、虎者十一二"①。
明、清至当代,还曾发生过数次老虎进入重庆城的事。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旧历七月就有一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世纪的30年代。1930年左右,四川军阀唐式遵(川军32师师长)任重庆马路局长,圈括霸占了从通远门至化龙桥一带的荒地,他的公馆就设在今金汤街市中区自来水公司隔壁。一天中午,唐正-在公馆内大宴宾客,忽然一只老虎越墙而入,客人闻虎声惊恐奔逃躲藏,唐急忙取步枪射击,把虎击毙,但宴会却被猛虎搅散,改在第二天中午继续进行,因有虎肉上桌,美其名日"虎宴"②。2001年初的报道,重庆还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打虎英雄健在。
他叫方绍舟,当年71岁,家住离万州城70余公里的五桥梨树乡,一生中杀死过7只老虎。他第一次打虎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后一次打虎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阴雨天。当时老虎正叼走他妹妹家的羊,他追了二三公里才迫上,仍是一枪击中,几个人把老虎抬回来,剥了皮,净肉有70多斤。原来,方绍州的家乡曾有过茂密的原始森林。后来,随着林地改为农田,森林也悄悄发生着变化。1980年后,不但没有老虎,连野兔都少见了③。
由此可见,历史上,一直到l980年以前,重庆大地还有虎,民国以前虎族兴旺,清代初年及以前,虎群遍及重庆大地,还曾多次进入重庆城逛大街。
同一时期内四川盆地虎患居全国之冠,除其他原因,大约与巴人后裔崇虎敬虎不杀虎的习俗有关系。巴人崇拜的图腾白虎,正是在如此兴盛的虎族中"脱颖而出"!
历史上,曾经有人怀疑过白虎的存在。事实上,古今中外都有天然的白虎。
先说中国的白虎。
古代在虎巴地域上就有白虎。《华阳国志·巴志》、《后汉书·范书》都提到秦昭襄王时,秦、蜀、巴、汉境内白虎为害,伤害千余人,秦乃重募国中有能杀白虎者,赏邑万家,并赐金帛。时"朐忍夷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驽,登楼射杀白虎。一朝患除,王嫌其为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为盟约,复夷人顷田不租(不收田组),十妻不算(不抽人口税),伤人者论(处罚),杀人雇杀钱(赎罪钱)。盟日:'秦犯夷,输黄龙(珑)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盅。'夷人安之。"这一段记载,《范书》本之《巴志》,所不同者,《巴志》所称为"朐忍夷",《范书》称之为"阆中夷"。朐忍、阆中,都同为巴郡的辖县,亦即同为巴族所居。对此"白虎"记载,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自然界的白虎,因为秦、蜀、巴、汉这一带,以虎巴为中心,虎巴崇拜白虎,还以活人祀白虎,于是白虎得到大量繁殖,以至于四出危害
①刘正刚:《清初四川的虎患》,《历史大观园》l994.4.
②燕庄和:《古代巴史中的几个问题》,重庆出版社1988.7,第l37页.
③刘涛、罗川峰:《"打虎英雄"今寂寥》.《重庆晚报》2001.2.5.
人类,逼得秦国不得不重赏招求射杀白虎的勇士。这些打虎能手也出自巴人(云阳人或阆中人),但廖、秦或即赢姓蓼、秦,秦国之裔;何姓据《元和姓篡》说系秦始皇灭韩,韩王安之后逃于江淮之间转姓为何,但秦庄襄王时已名"射虎",以善射虎而得名,这个何姓当系出于山东菏泽地方河伯之裔。这三个部落均源于东夷族,他们已融入虎人之中,但对白虎的信仰淡薄,容易接受射虎的命令。后来又从汉高祖定天下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户出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日板楣蛮"。《文献通考》把白巴人和板凳蛮分开。白虎复夷因专射白虎,而与敬拜白虎的巴人有别,是由白虎巴人中分化出来,以致他们一族之中分成敬白虎和射白虎的两大支系,这种风俗一直传承到今天的土家族①。当今土家族确实有这么几支,一支崇拜白虎,信奉"白虎当堂坐,无灾也无祸";一支却驱赶白虎,信奉"白虎当堂坐,无灾也有祸"。即使此说成立,古文献中的这段记载还告诉我们,生活在老山箐林中的虎巴,生活并不富裕,面对如此厚重的奖赏,没有一个嫡系虎巴动心,白虎祖宗的观念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诠解,谓上引《巴志》中的"白虎"是白虎族的族徽,即其图腾信仰②。
汉代有白虎,《汉书·宣帝纪》称,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南郡获白虎"。秦代设置南郡,湖北的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施南诸府及襄阳府之南境皆其地,治郢。也就是说,此南郡仍把虎巴的一些故地包括进去。在虎巴的发祥地,确有白虎。
清代也有白虎。上引欧阳直于清康熙8年(1669年)所著《蜀乱》中有一段记述当时巴蜀虎患情况中,明确写到在泸州亲历目睹白虎:"叙南舟行,见沙际大虎成群。过泸州,岸上数十鱼贯而行。前一白虎,面长毛颈按发径尺。"末两句是说这队老虎有几十只,白虎走在最前面(很可能是群虎领队、虎王),这只白虎脸上长毛与颈上尺余长毛相接。好一头威风凛凛、威仪天生的白虎白虎最多的地方。至此,我国白虎数量已达8只,而当时全世界仅存白虎30多只③。真是喜上加喜,1998年10月6日,还是这个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半年前才产4仔的那只白虎凯丽,又生下6只小白虎。一胎产下6仔,而且只只生龙活虎,创下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广州番禺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已向《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海办事处申报"凯丽"所创造的纪录,对方已受理此项申报④。白虎不但凶猛冠绝猛兽,而且生殖能力也可能领先于猛兽世界。氏族社会时期的人类选择图腾动物的另一标准是擅长生育,认为祖宗能生会生,他的子孙才会子女成群,儿孙满堂.